
朗读
谢世明:用业绩证明自己的价值 | |||||
| |||||
“老婆孩子都跟着来了余姚,这几年就很少回湖南老家。既然选择在这里生活了,就要安心工作,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穿着一身蓝色的短袖工作服,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谢世明憨笑着说道。 43岁的谢世明是一位“新余姚人”,2003年来到余姚,2009年入职宁波大叶园林工业有限公司。虽然之前有多年的工作经历,但从事园林工具生产工作还是第一次。初进公司,他被安排到了装配车间,成了一名流水线上的装配工。干活认真、工作负责、动手能力强,不过三年时间,谢世明就以出色的表现升任装配车间班长。“起初我们还担心一个男同志可能无法适应流水线的管理工作,没想到,很多活他做得比女员工都细致呢!”公司人力资源经理陈玲夸赞道。 以前只要干好自己的活就行,但当了班长以后,谢世明不仅要熟悉产品、了解工序、安排员工,还得考虑整条流水线的操作,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大叶公司专业生产园林喷洒系列、园林工具等产品,由于产品规格比较多,有时候,一条流水线上装配的产品需要及时更换不同规格,装配人员也得及时进行调配。“每件产品在装配的过程中都会有相对容易或困难的工序,安排哪一名员工从事哪一道工序就成了班长最先应该考虑的问题。”经历过最初的匆忙和慌乱,没过多久,在调整工序、人员安排上,谢世明已经做得得心应手了。 公司发展和产品更新速度很快,但不管有多忙,新品在上线装配之前,谢世明都会严格按照组装图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自己先试装一遍,为的是更好地了解这款产品从零部件到成品的装配全过程,弄清楚每一个装配的步骤。同时,他也会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每一名流水线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懂得发挥他们的长处。两者结合,他所带领的班组总能在工作中取得领先。“不管装配哪一款产品,谢世明带领的装配组生产效率都是最高的。即便把公司所有流水线上的员工重新分配,只要是他带班,那条流水线的生产效率始终都是名列前茅的。”公司负责人说。 对于新品上线之前试装这件事,公司对谢世明的做法也是大加赞赏。产品设计和样品生产毕竟不同于大批量的组装,设计图纸上的产品再完美,也可能隐藏着瑕疵,而这一切,在试装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发现问题、提前把关。一次,谢世明在试装一款新型水管箱式车时发现,所配的水管在拉伸、回缩时偶有无法锁定的现象发生。虽然只是偶发现象,但谢世明还是立即请来了技术设计人员,对产品重新进行评估。“后来发现,是因为这款水管箱式车的外壳塑料较大,在一次成型时出现了细微变形,导致水管的活动齿块解锁出现了问题,从而影响了产品功能的稳定性。”谢世明说,“要是等最后检验的时候才发现问题,可能会出现大批量的返工,这样不仅影响交货时间,还增加了成本,会给公司造成损失。” 进入公司10年来,谢世明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坚守在一线,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认可,并多次被评为年度优秀员工,成为广大员工学习的榜样。“谢世明凡事都能以身作则,而且团队意识非常好,技术过硬,是装配车间难得的技能人才。”这是公司同事对他的评价,也是对他自身价值的肯定。 |
|||||
| |||||
上一篇:李孝清:创新永远没有休止符 下一篇:沈福灿: “头雁”引领再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