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nate Text

余姚概览

  • 综合概况
  • 行政区划
  • 地理环境
  • 余姚市志
  • 友好城市
  • 城市荣誉
  • 市树市花市果
  • 影像余姚

余姚位于东经 120 至 121 度 , 北纬 29 度至 30 度。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 , 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 ,南枕四明山 , 与奉化、嵊州接壤 , 西连上虞市 , 北毗慈溪市 , 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距宁波国际机场和大型港口宁波北仑港仅半小时和 40 分钟车程 , 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只有 1 小时车程 , 经沪杭甬高速公路去上海也只需 2 个半小时,经杭州湾跨海大桥到上海仅需1小时,余姚已纳入上海'二小时交通圈'。姚江为浙东运河一段 , 水陆交通便捷...

查看详情

余姚秦时建县(一说汉建)。东汉建安五年(200)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元元贞元年(1295)又升为余姚州。明洪武二年(1369)废州复县。1911 年11 月8 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光复”。1949 年5 月23 日余姚解放。新中国建立后,境域多次变动,最大一次是1954 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南部稻区...

查看详情

余姚位于东经 120 至 121 度 , 北纬 29 度至 30 度。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 , 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 ,南枕四明山 , 与奉化、嵊州接壤 , 西连上虞市 , 北毗慈溪市 , 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距宁波国际机场和大型港口宁波北仑港仅半小时和 40 分钟车程 , 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只有 1 小时车程 , 经沪杭甬高速公路去上海也只需 2 个半小时,经杭州湾跨海大桥到上海仅需1小时,余姚已纳入上海'二小时交通圈'。姚江为浙东运河一段 , 水陆交通便捷...

查看详情

一、简介《余姚市志》1册,入志资料下限1987年。余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出版。精装护封,16开。印数5000册。72.5印张。1200千字。二、建置【置县考辨】余姚置县有两说:一为秦置:明嘉靖《余姚县志》岑原道叙曰:“粤若帝舜,肇启封土,秦皇列县,称名自古”。明成历《余姚县志》:“秦皇二十六年始置故越地为会稽郡。则三代以至于秦,余姚并为会领县。”《民国重修浙江通志稿》“始皇东巡狩,……因舜之支庶而立余...

查看详情

核桃市经济发展较快,其中尤以轻工业最为突出,占全市商业分布的29.1%,服务业、零售业、汽车相关产业、制造业相对发达。该市面积8.9平方英里,总人口3.24万,其中44%为亚裔,其次是西班牙裔、非裔等。市区距离洛杉矶机场在内的4个国际机场、5条主要的高速公路、2条国家级铁路、2个港口都较近。全市共有商店574家,年度销售额为14850万美元。议会由五人组成,议员任期为四年。全市共有8498个家庭。核桃市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公元前500年就有印第安人...

查看详情

史前文化。拥有久远的七千年河姆渡文明(证明余姚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充分说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现在正在申报创建河姆渡遗址国家考古公园),去年考古挖掘的井头山遗址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确定距今8000多年,是迄今为止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一处海岸贝丘遗址,也是浙江首个贝丘遗址...

查看详情

多种常绿杜鹃如黄杯杜鹃、白雪杜鹃、团花杜鹃、宽种杜鹃等各色杜鹃花,常成密集的杜鹃花灌木丛,甚至有连绵10多公里的杜鹃花花海的奇观。余姚杨梅栽培面积最大、历史最长,其种植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而且据境内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现,七千年前就有野杨梅存在。广玉兰别名洋玉兰、大花玉兰、玉兰属木兰科广玉兰为木兰科常绿乔木,叶厚革岳,花白色,芳香,喜湿润肥沃土壤。1995年6月,余姚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杜鹃花属杜鹃科,杜鹃属植物...

查看详情

197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在浙江余姚乡间的河姆渡发现了大量的瓦片和骨头……考古专家的介入,大量文物的出土,证明在长江流域同样有着繁荣的原始文化,它因发现地而得名,被称作河姆渡文明。 然而,如何才能追寻那些为时光所掩埋的往事,再现河姆渡先民的生活场景?文物,无疑是开启河姆渡之门最好的钥匙,于是,基于大量的文物史证,再结合丰富的想象,一个虚拟的5000年前的河姆渡时代被成功地复原了出来,1954年,考古学家在陕西发现了距今6000...

查看详情

实力余姚

下载
  • 生产总值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规上工业增加值
  • 财政总收入
  • 社会消费零售额
  • 自营出口
  • 企业之窗

文化余姚

宜居余姚

Alternate Text

余姚建设

有机统筹“拆、改、建、管、规”,全年改造老旧小区55万平方米,新建绿道41公里,实施加装(更新)电梯96台...

2024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6.0%,PM2.5平均浓度为28.6...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1起,死亡7人,按可比口径(前三年平均数),事故起...

Alternate Text

科教文卫事业

2024年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0家,年末有效高新技术企业1032家;新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3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93家;新认定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

2024年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31所,在校学生总数16.41万人,15年教育普及率为100%。其中,普通高中9所,在校学生1.42万人;中职学校5所,在校学生0.98万人...

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5个、城市书房4个、“微书房”新型阅读空间82个、文化驿站13个...

2024年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07家,其中医院16家(公立5家、民营11家)...

新建21个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其中百姓健身房9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1个、足球场(含笼式)2个、体育设施进公园1个、“国球”进社区6个。建设宁波市基层场地...

Alternate Text

社会生活

2024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2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城镇化率)为82.8%,提高0.3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33.07万户,户籍人口82.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4.17万人;18周岁以下人口9.71万人,60周岁以上人口28.23万人。全市出生3844人,其中男性2032人,男女性别比为112:100。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分别为4.65‰和8.05‰,自然增长率为-3.4‰,降幅收窄2.38个千分点。

2024年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29万人,7958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18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7%。

2024年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22元,比上年增长4.0%。按城乡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704元,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286元,增长5.4%。按一体化城乡住户调查新口径统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1.55,比上年缩小0.03。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8057元,增长10.5%。全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297元,增长6.7%。按城乡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634元,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996元,增长7.8%。

2024年全年慈善总会募集善款1.03亿元,救助支出0.84亿元;年末累计募集善款14.03亿元,累计救助支出12.08亿元。

2024年年末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4.88万人(不含暂停缴费人员)、38.45万人、47.64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末净增1.2万人,本市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53%。年末累计发行社保卡112.3万张,社保卡金融账户激活率达80.92%。年末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分别达64.83万人、38.73万人,总参保人数比上年末净增3.2万人。天一甬宁保参保人数达46.79万人。

  • 旅游景区
  • 旅游路线
  • 旅游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