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今日余姚
严阵以待 众志成城
我市全力筑牢“竹节草”台风防御屏障
发布日期: 2025- 07- 30 08: 41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日报

据气象部门监测,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持续逼近我市。对此,全市23个镇街(园区)及应急管理、水利、气象、农业等多部门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从前天起,市防指办已牵头组织5次多部门联合会商,科学研判台风路径及风险隐患,针对性下发风险提示单。5个专项工作组高效运转,实时联动气象、水利、资规等部门,动态汇总风雨实况、地质灾害预警、人员转移等关键数据,做好统筹调度,为指挥部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支撑。

市气象局自前天起实行“双岗值班+全天候监测”模式,综合利用雷达卫星、自动气象站等设备,对台风路径及风雨强度实施分级追踪。昨天上午,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准时拉响,预警信息通过电视、广播、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矩阵,瞬间直达各级指挥机构、应急责任人及百万市民。同时强化部门联动,联合市资规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为风险区域精准避险提供科学指引。

应急管理部门积极行动,全面督促、指导全市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高温熔融以及涉及危险化学品使用的企业在台风期间严格落实“停工停产”“停产断电”措施,并做好厂房、办公室、仓库等重点区域的门窗及屋顶的维修加固工作,确保防水防潮措施到位,保障企业安全度过台风期。

面对强降雨威胁,市水利局组建多支抢险队伍24小时严阵以待,水利专家团队同步进驻指挥部提供技术决策支持。针对小流域山洪这一关键风险点,市水利局向97个山洪灾害重点村落所在乡镇(街道)火速下发专项防御要求。目前,已累计排查隐患点22处,检修预警设施12套,并对全市7处在建水利工程落实专项防汛方案。

农业农村部门快速响应,派出18名农技专家奔赴各乡镇(街道),指导农户抢收早稻1.2万亩。在泗门镇万圣村码头,执法队员逐一完成对该地渔船的锚泊加固检查,并依托“浙渔安”系统实时监控,杜绝渔船违规出港。全市农家乐隐患排查整改率已达100%。

风雨来袭,交通部门全力保障城乡“大动脉”畅通。从前天开始,交通部门已巡查重点路段超1500公里,开展安全检查35次,发现并处置一般安全隐患46处。截至昨天下午3点,全市8个下穿通道通行正常,国、省、县公路全线通行正常。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未受影响,所有公交线路均按正常班次运营。全市旅游客运船舶已全部停运;货运船舶实行部分限航。

为筑牢地质灾害防御防线,市资规局迅速统筹协调保障组、监测预警和技术支撑等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投入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同时,精心安排10名“驻县进乡”地质专家,依据预案分工,扎实开展各项防御任务。截至目前,全市106处防范区现状无异常、所有在建治理工程(包括矿山项目)已全部停工、23处专业监测预警设备运行正常,全市范围内未发生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防御总体平稳、情况正常。

城市运行方面,全市所有在建工地已做好工地停工、人员转移的前期准备工作。城区公园游乐设施已全部关闭。各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加强台风期间值班值守,确保燃气供应平稳有序。文化旅游方面,8家涉山涉水A级景区及黑龙潭漂流项目全部关停,162家文体类培训机构暂停授课。

此外,三七市、丈亭、河姆渡、大隐、陆埠、大岚、牟山、梨洲、阳明等乡镇(街道),主动将关口前移,干部全员下沉包联村(社)。西江畈周段施古岙堤身薄弱处,数百根松木桩连夜打设,加固工程争分夺秒;老旧小区改造工地防护网、脚手架再检再加固;地质灾害点、山洪危险区、在建工程逐一挂牌督办,人员转移名单细化到姓名、房号、去向;易堵河道、低洼涵闸、险工险段全部徒步踏勘,险情预判抢在雨前。镇(街)、村(社)两级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孤寡独居老人,耐心劝离、妥善安置,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全市上下正严阵以待,众志成城,以最高标准、最快速度迎战台风“竹节草”,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