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今日余姚
开放风来满眼春
发布日期: 2025- 07- 22 08: 29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日报

热浪滚滚,酷暑难耐。位于阳明街道的宁波长城精工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比天气更“燃”的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在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组装着产品。1984年创设、1985年投产的长城精工是我省第一家中日合资企业,深耕五金工具领域,为国内大中型工业用户提供完善的工具解决方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企业用40年的坚守,在五金工具这个细分行业做到了国内市场份额领先,成为一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长城精工蹄疾步稳的发展历程,是余姚撤县设市40年来开放型经济焕发勃勃生机的生动写照。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984年,余姚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地区后,对外开放的春风吹遍姚江两岸。当年11月,余姚成立对外经济开发办公室,拉开了引进外资的序幕。继设立宁波长城精工实业有限公司后,1985年8月到1987年12月间,我市又先后设立3家合资、合作企业。它们如同报春的燕子,预示着开放型经济的春天已然到来。

1993年,全省最大的台商投资园区——远东工业城在余姚启动建设,发展至今,已入驻企业97家,2024年总产值约86亿元;2015年,全省首个国家级国际合作生态园——中意宁波生态园落户余姚,10年间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华丽蜕变,2024年工业总产值达515.92亿元,同比增长24.81%,眼下正向着千亿级产业园目标阔步前行。其间,我市还吸引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投资,其中正大集团在余姚设立了正大供应链中国区域总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40年来,余姚一直把对外开放作为重要战略,在开放的道路上始终走在先、走在前,外资企业在这片热土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市市场监管局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外资企业936家。市投资促进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余姚实际利用外资从1985年的48.5万美元增长到了2024年的1.67亿美元。这一切,见证了这座城市对外开放的磅礴气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0年来,余姚外贸领域同样书写着精彩篇章。1985年初,余姚仅有极少数企业有自营进出口权。直到1988年5月,宁波市余姚进出口公司成立,我市才开启自营出口贸易的征程。21世纪初,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余姚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2013年以来,我市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着力引导企业走出去开拓国外市场。

据余姚海关统计,目前我市共有进出口实绩企业3856家,贸易伙伴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70余个发展至如今的205个,增长近2倍;今年上半年,全市出口值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66家,其中超过10亿元的有4家。

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市外贸依存度已由1990年的2.5%提高到了2024年的65.1%,进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1063万美元增长到了2024年的153.8亿美元,年均增长23.9%,出口商品结构从过去以农副、轻纺为主的初级、低附加值产品逐步向半导体、溅射靶材等高附加值商品华丽转身。2024年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75.2%。

40载栉风沐雨,40载春华秋实。余姚在开放型经济领域取得的显著成绩,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获评全省外贸十强区(县、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家用电器)等荣誉,在对外开放的征程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余姚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续写新时代开放型经济新篇章,持续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征程中跃升攀高。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