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统计数据
余姚市2024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发布日期: 2025- 04- 27 08: 38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综合统计科

今年以来,余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十项重大工程”,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生产供给较快增长,新兴动能加快培育,市场需求总体稳定,全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稳中有升,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居宁波第二位,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

根据宁波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14.6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比去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增速分别高于宁波、全省、全国0.9、0.5和1.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00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234.44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72.20亿元,增长5.8%。三次产业之比为1.9:56.6:41.5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75亿元,同比增长3.2%。一季度,蔬菜收获面积增长4.2%,产量增长5.4%;水果产量2548吨,增长7.3%;笋干产量944吨,增6.0%;猪牛羊禽肉产量6329吨,增长0.7%;牛奶产量4242吨,下降6.4%;水产品总产量7518吨,增长5.8%。一季度末,生猪存栏7.45万头,增长0.4%;一季度,生猪出栏6.06万头,增长2.3%。

二、工业生产增势较好,新动能产业加快布局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其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3.3%。分行业看,增加值规模前十行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个百分点,其中仪器仪表专用设备、家具3个行业分别增长47.5%、12.9%和11.9%,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规模看,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6.3%,中型企业增长6.0%,小型企业增长12.5%。从销售情况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633.17亿元,增长6.0%。其中,出口交货值175.13亿元,增长19.0%。从新兴产业看,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3.2%、19.5%、11.5%和10.5%。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7.40亿元,同比增长29.4%

三、服务业增速加快重点行业支撑有力

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比去年全年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6.67亿元,增长13.8%,实现两位数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为5.43亿元、32.45亿元和28.62亿元,分别增长7.8%、7.4%和5.9%,均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3.9%。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829.13亿元,贷款余额3267.83亿元,分别增长7.5%和9.0%。

四、投资增速低位回升,制造业投资显著加快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4%比去年全年提升16.6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8.2%。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1%。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23.1%比去年全年提升29.5个百分点;“两重”“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5.9%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9.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5%降幅较去年全年收窄19.4个百分点。

五、消费市场承压运行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较好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93亿元,同比下降6.7%。限额以上主要商品类别中,基本生活类商品稳定增长,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粮油、食品类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4%和0.6%;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商品零售较快增长,家具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34.1%和92.5%;有效需求恢复动力偏弱,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下降4.2%

六、进出口快速增长,对外贸易顶压前行

一季度,全市进出口282.74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出口227.62亿元,增长22.5%比去年全年加快8.4个百分点;进口55.12亿元,增长7.6%。

七、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75元,同比增长4.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30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78元,增长5.2%。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67较去年同期缩小0.02

 

附注: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