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叶林:让交通更智能更安全 | |||||
| |||||
近日,在梁周线高架项目施工现场,智能交通设备安装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作为项目承建方,市交通标志设施有限公司借助智能化技术,为姚城交通描绘新蓝图。从搪瓷标牌到智能交通系统,这场产业蜕变的背后,是掌舵人叶林凭借“创新”与“责任”书写的奋进篇章。 上世纪80年代,在余姚搪瓷厂,年轻的叶林只是一名普通职工。当时,交通标志多为水泥材质,既不醒目又不耐用。“为何不用搪瓷制作路牌?既轻便又耐用。”这一灵感,成为她投身交通事业的开端。三年后,因能力出众,叶林升任厂长。她带领团队攻克工艺难题,成功将搪瓷材料应用于交通标志制作,并逐步拓展至交通安全设施领域。然而,关键材料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比拼,掌握技术者方能占领市场。”叶林果断决策,投身自主研发。历经多年努力,团队成功突破技术壁垒,大幅降低核心材料成本,显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也为企业后续自主创新筑牢了根基。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秉持这一理念,叶林始终紧盯行业前沿,推动企业从制造迈向“智”造。2009年,自主研发的“鸿轩交通信号控制指挥系统(绿波带)”在舟山成功应用,让车辆实现“一路绿灯”,有效缓解拥堵,大幅提高通行效率。该系统荣获科技部创新基金奖励和宁波市科研成果认定。2016年,公司中标“中国杭州G20峰会智慧城市项目”,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实力。如今,公司加速推进智能制造,生产一线已投入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机器人,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提升。72岁的叶林依然坚持学习,密切关注国际科技动态。“技术迭代迅速,不创新就会落后。我们要用科技推动产业升级,让交通设施更智能、更安全。”她坚定地表示。 叶林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事业,以强烈的责任感回馈社会。她表示,深耕一线的动力,既源于对行业的敬畏,也来自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公司在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承接交通基建项目,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中国力量。“企业发展不能只看经济效益,更要承担社会责任。”叶林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她向贵州省望谟县捐赠资金及物资,支持延边地区的教育和民生项目。作为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叶林多次组织并参与帮困助学、敬老爱心活动,期望以企业之力助力社会民生改善。 四十五载风雨兼程,叶林以“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的信念,带领企业持续前行。展望未来,她期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公司,接过创新的接力棒。“我希望通过三代人的努力,让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叶林目光坚定地说。 |
|||||
| |||||
上一篇:邵成飞:公正之心不褪色 用心用情解民忧 下一篇:毛立娟:用热爱烘焙“甜蜜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