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18号提案的答复 | |||||
| |||||
农工民主党余姚市基层委员会: 您组提出的《关于深化产城融合助力高水平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本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产城融合的发展,近年来为深入推进产城融合高水平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本,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2021年,为加强全市产业统筹布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集群,我市编制了产业地图,在分析余姚市产业发展基础、相关政策及规划、技术变革与产业创新发展趋势基础上,明确余姚产业发展的新愿景、新目标、新路径,并提出余姚产业发展定位及空间布局导向。2023年,为推进中心城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城市经济承载能力,编制了中心城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对中心城区七大片区未来产业发展提出了定位、发展路径、招商目录以及片区开发策略,特别就现代服务业发展和都市工业发展做了专题研究。 二是强化政策导向。2023年,我市编制出台了余姚市提信心扩需求增动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和关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包含了先进制造业政策、现代服务业政策、开放型经济政策、科技引领政策、招商引资政策等各领域的政策,特别是服务业政策方面,针对高端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人力资源行业、物流行业、零售业等重大行业的引进方面政策力度较大,去年我市服务业招引项目达到102家,新增上市企业3家、居宁波各区县市第1,政策效应非常显著。 三是强化工业经济转型。2023年,我市动态完善工业用地“一张图”,深入开展“腾笼换鸟”、工业用地有机更新等工作,不断培育壮大光电信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高端新材料产业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4家、宁波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5家、“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20家,数量均居宁波各区县市首位。 下阶段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启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届时我们将对产城融合发展进行专题研究,特别是对于构建都市工业体系、发展现代服务业、破解工业围城等重大课题进行深入谋划。 二是加快出台“青创最名邑”实施方案,目前该实施方案正在编制中,未来将围绕优创、优业、优才、优居等工程,提出发展路径和政策,帮助青年解决就业、居住等问题,力争更多的青年人才来姚就业创业,助推产城融合发展。 三是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我市“35”千百亿产业集群,精准实施“龙头+产业链”招商模式,引进一批高端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如以舜宇为龙头,推进骏友电工柔性板载防抖项目签约;以甬矽为龙头,抓好四川威纳尔特种电子材料项目签约。 上述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谢谢! 感谢您对余姚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分管领导:史吉力,联系电话:89553314 承 办 人:蔡寅寅,联系电话:89553352 余姚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5月8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