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规划总结
索引号: 002973480/2024-58730 内容分类: 规划总结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布日期: 2024-03-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责任处室: 余姚经济开发区
余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开发区以经济建设为支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开发区上下勠力同心,奋力撬动高质量发展重担,充分发挥经济建设主平台功能,努力为余姚建设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贡献更多开发区力量,具体情况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一年来,全区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出色地完成了省、宁波两级的综合考评申报工作。预计到12月份,开发区全域口径完成工业总产值737.7亿元,同比增长3.22%。直属口径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1.1亿元,利润总额10.6亿元,实交税金1.4亿元,同比增长4.8%、1.5%和65.2%。其中直属规模以上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7.2亿元,利润总额9.9亿元,应交税金1.2亿元,工业增加值19.5亿元,同比增长 5.5%、1.8%和57.3%、10.3% 。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1亿元,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产业增加值8.5亿元。直属口径全年预计完成进出口金额29.1亿元,其中进口9.5亿元,出口19.6亿元。

(二)项目建设有力推进

2023年开发区全区域口径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左右。开发区直属口径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预计完成工业投资8.5亿元,同比增长80%,从全年完成数据情况来看,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开发区着重加大景昇薄膜全固态电致变色电子薄膜项目、江丰电子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产业化项目等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同时提速捷能汽车零部件、江丰生物等10个优质项目建设,支撑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除民间资本外,政府投资也双向发力,着重建设产城融合配套项目、缪云路新建工程等项目,共计投资9.2亿元。此外今年开发区已做好金雨科技、丞达精机两个项目用地前期准备工作,继上半年列入宁波重点后,两个项目已按照“拿地即开工”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要求开展前期资料准备工作,将开展项目联评联审及重点工业投资项目用地资格评价,本年度内可完成土地招拍挂工作。

(三)招商引才富有成效

一是内外投资基本稳定。截至9月底,开发区完成宁波市外实到内资8.0亿元;完成浙商创业创新到位资金10.5亿元;完成实到外资170.45万美元。2023年预计完成宁波市外实到内资17.3亿元、浙商创业创新到位资金15.8亿元左右、实到外资5670.5万美元。二是项目招引卓有成效。2023年开发区参与机器人峰会、余姚市招商大会、余姚服务业大会等各类招商活动十余次,主办中国河姆渡(余姚)第7届全球智能制造创业创新大赛。其中机器人峰会上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49亿元,招商大会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61亿元,服务业大会签约项目2个,总投资7000万元,项目签约数及签约额在全市范围均位列前列。三是人才项目提质提效。开发区不折不扣执行各级人才项目政策,全年完成申报国家级各类重点人才30个,完成全年指标150%,占全市申报总数51.7%;完成省级各类重点人才工程申报20个,完成全年指标100%,占全市申报总数52.6%;完成宁波市甬江人才工程申报45个,完成全年指标150%;完成姚江英才计划评审申报36个,入选项目11个,申报数和入选数均超过全市申报数的75%。同时,开发区积极推进扶持资金兑现,截至目前,已为拓凌机械(浙江)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下拨扶持资金3000万元,为宁波兆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提供种子资金担保2000万元。

(四)特色小镇创建跃上新台阶

一是小镇有望通过验收命名。小镇自2018年列入省级创建名单以来,创建时间已满五年,其中小镇累计固定资产投资51.18亿元已达标,其中特色产业投资43.74亿元,占比85.45%,小镇累计引进机器人领域的两院院士6人、国外院士5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2人,拥有发明专利授权837项。已入驻企业8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行业隐形冠军企业3家。在今年9月中旬结束的省特镇办对小镇的实地验收中,相关领导和专家对小镇建设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尤其是小镇的产业发展,得到了高度赞扬,有望通过浙江省特色小镇验收命名。二是加强小镇土地要素保障。为进一步扩展发展空间,对机器人智谷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编,根据新批准划定的国土空间规划的三区三线,小镇规划研究范围总用地面积4.91平方公里,规划范围3.12平方公里。同步进行小镇成片开发方案编制,落实项目地块9宗,落实地块总面积383亩。机器人小镇控规修编及成片开发方案批复后即立即启动征收人才创业园二期土地约400亩,其中用于工业用地约340亩,道路用地约41亩,绿化用地20亩。三是完善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小镇研发中心总投资8.5亿元,目前主体结构完成,装修工程完成70%,周边路网全部完善,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前机房路道路新建工程、庆丰路新建工程、西童路道路新建工程等12个项目陆续完工。四是做好小镇项目绩效管理。小镇项目绩效管理依托专家团队对通过姚江英才项目等途径落户人才创业园的人才企业、初创型企业进行绩效评估,具体包括企业技术、市场、团队、销售和发展等方面情况,进一步实现资源精准匹配,减少对发展不好及人才长期不在余姚的企业的资源投入,实现资源绩效化管理目标。

(五)黄湖开发全面启动

2023年黄湖区块开发以“全面做实前期、全片完善基础、全力落地项目”为全年工作总基调,切实开展片区开发各项工作。一是加速各类前期工作。黄湖区块各类前期工作已快速展开,各项规划设计得到全面完善,黄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获批复,并已完成入库工作,同时园区水电气管线、道路等配套工程等已完成评审、调整、定稿工作。积极推进建设用地报批,包括黄湖片区园四路北侧、G228东侧地块等三宗土地已完成土地征收预公告和风险评估,涉及面积247.75亩。二是提速各类征迁工作。以综合整治推进拆征管理,目前已全部完成黄湖片区内综合补助签约工作,共涉及104户,收储国有工业用地42亩,总房屋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腾空土地约650亩,已累计支付约4亿元补助款,目前房屋、构筑物的拆除工作完成达90%。对园区开发涉及的需征收土地及地上建筑、苗木等各类附着物进行摸底调查,共计摸底调查面积超2000亩,涉及产权单位7家、个人32户,目前已合计支付政策处理预付款1.624亿元。三是加快各类工程建设。投资8.03亿元的江丰电子二期项目,预计年完成投资1.5亿元,整体工程已完成25%,达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1亿元。总投资7.7亿元的生产性服务中心新建工程,总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目前正在招投标阶段。蒋家河河道整治,已完成整体形象进度的85%,预计将在11月中旬完工。园区配套园一路等4条道路已完成施工图预算及招标文件编制,加快进入施工招投标阶段。四是推进片区常态化管理。片区已推进常态化管理,正式启用电子材料产业园临时指挥部大楼,建立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指挥部常态化运行。增加巡逻人员和技术支持,成立综合执法局第五中队,及时监管园区建设情况。

(六)各项保障全面落实

资金保障方面,截至目前,共新增融资46.845亿元、新增专项债资金5.15亿元、出让股权获得并购贷款资金24亿元,同时已获批农行项目贷款4.3亿元等共计15.5亿元储备资金,在谈私募公司债13亿元等共计融资22亿元。开发区认定隐性债务余额30.7亿元,已化解债务27.17亿元,累计化债43.82亿元。资源保障方面,开发区积极做好建设用地报批工作,根据本年度开发区发展需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报批计划,本年度计划报批工业用建设用地16宗,合计约964亩全力推进土地消化工作。同时全力推进土地消化工作,出让园一路西侧、园三路北国有建设用地两宗,总面积12.7万平方米,成交总价为10.6亿元。安全生产保障方面,今年开发区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集中攻坚,对辖区250家工业企业,50处个体户和群租房进行了全覆盖排查整治,整改隐患864处,其中整改重大隐患6处,已上报相关单位并形成闭环管理,取得了扎实成效。此外在黄湖区块拆迁过程中,开发区联合综合执法局五中队执法人员严格执法,共办理处罚案件5起,有力地震慑了违法分子,遏制了违法案件高发的势头,确保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七)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开发区牢记“三个务必”,紧紧围绕根本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紧扣五大目标,以优良作风抓好主题教育各项工作落实,推动主题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加强工作部署。开发区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戚红军主持会议并作动员讲话。会后,党工委及时发文《余姚经开发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方案》,并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动员部署,强化责任分工,落实重点举措,为主题教育顺利开展奠定扎实基础。二是抓好理论学习。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强化示范引领,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力争使主题教育取得最好效果。安排领导班子学习班,班子成员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载体,开展了集中自学和专题研讨,截至目前已开展集中学习4次,专题研讨2次。抓实支部学习教育,结合“三会一课”,以集体学习,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各支部理论学习;党员干部制定了自学计划,抓好自身学习。促进青年干部学习,成立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小组已开展廉政警示教育1次,专题讨论1次,青年干部理论素养进一步提升。三是深入调查研究。党工委班子成员结合分管领域,深入企业、项目建设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截至目前,已累计进入企业40余家次,对企业协调解决阳明工业研究院西侧地管理、正庄实业电力专线协调等问题8个。下一步,将紧紧围绕调研主题深入开展调研,确保高质量完成调研内容,形成调研报告,护航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八)国家安全严防死守

一是做实年度国家安全形式分析。开发区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坚决维护国家秘密安全,确保开发区全域安全和社会稳定,结合开发区实际及时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卡脖子”技术攻关等国家安全形势研判,全方位掌握开发区国家安全情况。二是健全保密工作责任制。开发区认真落实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由党委书记主管保密工作,由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开发区的保密工作并做到主管领导负责抓,经办人员抓落实,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压实保密责任。三是积极开展国安宣传教育。开发区党委高度重视国安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机会在开发区干部、工作人员中开展经常性的国安宣传教育工作。如利用班子成员会议、全体干部职工会议等传达和学习有关国安工作的要点,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国安观念,为做好开发区的国安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四是加强加密计算机的管理工作。开发区加强对计算机上网检查工作,对上网计算机进行登记造册,摸清了开发区上网计算机的总体情况,在管理上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涉密的计算机,明确要求要实行物理隔离,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开发区干部职工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保密意识。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紧盯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更深谋划项目发展。开发区将继续咬定项目建设目标,铆足干劲,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开发区现有江丰电子上下游产业园项目、新一代智能制造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重点在谈用地项目18个,其中黄湖片区项目10个,机器人智谷小镇片区7个,城东片区1个。项目总投资约70亿元,用地需求约1000亩。此外开发区将以更大力度完成黄湖片区剩余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做好黄湖片区的城市设计,根据园区开发情况适时启动针对黄湖片区东北区域的局调工作。同时根据出地计划、结合招商情况,做好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方面和基础设施用地的划拨供地工作,强化用地保障。二是更快推进区片建设。为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一方面开发区将做好2024年的建设用地报批计划及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开发区将以更快的速度推进黄湖区块4条道路、1条河道、防洪渠及抢险道路工程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黄湖区块工期进度;对于人才创业园,开发区将以更强的力度抓好拆迁安置工作,完成项目建设,争取项目早日开工投产。

(二)发展“地瓜经济”模式

针对资金、土地等要素瓶颈,开发区将集中有限资源,遴选一批符合条件的优势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促进土地、资金、能源、人才等要素向重点企业倾斜,打造龙头企业、高成长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梯队。积极实施“凤凰行动”,引导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挖掘一批实力型上市苗子企业,助力智昌、丞达等2家企业上市。持续推进“小升规”企业协调服务,督促企业提前做好申报入规。同时抓住国企平台改革契机,利用好国企平台投资功能,撬动资本向优质项目投资,加速资本市场培育,加快辖区企业上市步伐。在壮大总部型经济“留住根”基础上,鼓励企业开放视野,积极走出去发展,逐步形成“地瓜经济”模式。

(三)激活创新发展活力

开发区将积极做好科技政策的宣传与指导工作,协助人才企业加强与科技部门联系,从而有效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引导人才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做好科技类补助政策的宣传引导工作。引导企业参加各类博览会,落实塑博会、小家电博览会、各种讲座和日常行业培训。确保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等相关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同时开发区将依托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等产业创新平台深化人才服务工作,通过位于杭州、上海的科技飞地强化人才引进力度,力争2024年申报国家级各类重点人才工程20个、省级各类重点人才工程20个、宁波市甬江引才工程30个、余姚市姚江英才工程30个。

(四)做大做强国企实力

开发区将按照《余姚市市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公司市场化转型。一方面开发区将推进浙江机器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股权改革,把相关园区建设、产业招商、产业集聚与能级提升等各项功能紧密融合起来,聚焦新智造产业,重新定位下阶段经营战略,努力打造大型新智造实业集团平台。另一方面开发区将通过混改引入社会资源,激活集团贸易板块,做大交易产值,努力打造流通贸易平台,为下步进行多市场融资奠定财务基础。此外开发区将以集团为融资平台进行多市场融资,以消化转移现有开发区平台的市场融资,努力打造金融赋能并购平台。最终将机器人集团打造成为以余姚国资控股、社会资本参与混改、专业团队负责管理等综合性创新型运营平台。

(五)开展清廉开发区建设

根据清廉开发区建设方案,做好“三个一”工作机制,落实好党工委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方面要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借助公权力运行平台,聚焦工程建设和招商引资,对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进行警示预警,实现问题闭环管理,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廉洁高效推进。同时开发区将进一步梳理优化管理流程,按照省纪委和省商务厅工作部署要求,做好和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的数据对接工作。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开发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科学确定内审工作目标和重点,切实抓好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继续做好工程的送审工作,按照规范化的审计操作程序,使内部审计工作真正发挥其监督的作用。

(六)抓实各项工作保障

一是切实加强日常保密环节。规范涉密文件资料和信息的报送、发放工作,严格控制接触、知悉范围。全面落实泄密载体销毁管理要求,认真做好涉密载体统一清理、清退、归档、销毁工作,将保密工作贯穿于各项业务工作的各环节。二是全力提升外宣工作水平。开发区要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外宣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全力推进外宣工作提升到崭新水平,用外宣助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三是精准体会统战工作内涵。准确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作用,完善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开发区上下协同联动、一起动手的局面,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