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三农服务 > 三农动态
岗位开发 项目分红 保险兜底
前三季度我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1.8%
发布日期: 2024- 12- 16 09: 29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日报

“感谢政府为我提供公益性岗位,我的生活又多了一份保障。”近日,兰江街道夏巷村村民周芙萍连连点赞公益性岗位缓解了她的经济压力。平时在家务农的她,没有其他收入,街道、村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根据低收入农户公益性岗位安置政策,帮助她安排了一份卫生保洁工作,让她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的愿望。这是我市落实扶持低收入农户加快实现共同富裕行动的具体举措之一。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践行中央、省、市重要决策部署,聚焦重点人群、重点政策、重点项目,以扩大就业、提升产业、开展帮扶等途径全方位、精准化抓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实现帮扶与发展互促共进、同频共振,为低收入农户撑起“致富伞”。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0154元,增幅11.8%。

开发公益性岗位,落实就业精准帮扶。全市现有在册低收入农户近9000名,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乡镇(街道)对有劳动意愿、劳动条件、劳动能力的特殊群体开展全面排查摸底,对相应的低收入农户强化用工信息对接,整合乡镇(街道)发展项目等资源,精准落实就业岗位,设置卫生保洁、村庄绿化等劳动强度较低的村级公益性岗位,助力低收入农户就近就业,推动实现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家庭至少1人就业。今年以来,全市已成功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365个,人均每年增收3000余元。

推进项目建设分红,助力低收入农户增收。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乡镇(街道)国有主体或平台、村集体经济代持+经营主体市场化运营+低收入农户收益”模式,大力推进低收入农户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项目,有效落实产业项目收益分红,确保成果辐射惠及低收入农户。

前不久,黄家埠镇五车堰村村民沈永根收到了600元,这是该镇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的分红。该项目建设今年所获得的15万元专项用于全镇近500户低收入农户的项目分红。泗门镇农产品保鲜冷库项目今年获得租金收入38万元,其中净利润的50%将用于帮扶全镇约500户低收入农户,剩余部分用于村级经营性收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新验收通过的4个项目可带动1600余户低收入农户增收,预计每年户均增收300元。

实施保险兜底行动,为低收入农户减负。针对“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的问题,我市农业农村、财政、卫健、医保部门和宁波人保公司,持续实施低收入农户综合性保险,提供意外医疗门诊、护理、住院和特病门诊等费用补充补助,切实减轻低收入农户就医负担。截至11月,全市累计完成低收入农户综合性保险投保9146人。今年前三季度累计赔付低收入农户4621人次、157.64万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