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第51号提案的答复 | |||||
| |||||
杨丽萍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基层医疗机构职业人群健康管理服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卫生健康系统以持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全民健康促进及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为重点,深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基提质培优专项活动,积极探索以健康体检为基础的全人全程健康管理模式。下一步,继续最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借助医共体建设资源优势,推进医共体内临床科室垂直化管理和基层服务常态化排班,畅通双向转诊通道,提升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推动中医药发展提档升级。持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管理绩效考核机制,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充分调动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探索延时服务,加大节假日门诊医疗力量。积极推进卫生人才“县聘乡用”试点工作,派出市级医院中级以上职称医务人员下沉基层服务,今年上半年共派出医务人员 28 名下沉服务 1 年以上,破解基层医疗机构“人难聘,人难留”问题。启动我市“百医进修”三年行动,自 2024 年始,用三年时间累计完成 250 名以上基层医务人员进修培训,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通过以上举措,使大多数疾病均能在基层解决,极大方便群众就医,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有序转诊的就医和诊疗格局,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 二、大力推进服务要素供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致力改善就医环境,建成投用陆埠中心卫生院以及血透治疗中心,按期推进市第四人民医院(前湾新区医院)迁建等重点工程,积极谋划大隐卫生院、朗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工程,今年完成98 家村卫生室“三优三提”改造建设。持续优化医疗设施设备配置,逐步推进 CT、胃肠镜等大型设备在基层医疗机构应用。加大优质资源下沉和扩容力度,用好全-专联合门诊模式,赋能特色专科共建,力争新建宁波市级基层特色专科 3 个及以上。迭代升级新一代互联网医院,持续优化互联网诊疗服务项目,全市全方位打造“在线诊疗、医保支付、线下配送”就医购药服务链。运用“5G+AR”远程技术,将急诊医疗资源拓展至其他应急救治协同部门,全面推进智慧急救在乡镇(街道)的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完成 20 家标准化基层智慧急救单元建设,实现建制乡镇全覆盖。打造 24 小时不打烊智慧健康站至少 1 家,动态消除 1000人以上医疗空白村。进一步满足职业人群医疗及健康服务需求。 三、致力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在抓实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的基础上,向一般人群、职业人群延伸。丰富个性化签约服务内涵,推行职业人群个性化签约服务,以职业人群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传播健康知识,开展健康指导。 四、积极探索商业保险运营模式。努力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创新多层次、多形式的政保合作方式和惠民险种,加大对妇女、儿童、职业人群等群体保险供给力度,不断优化客户保险体验,为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撑起“保障伞”。不断创新和完善运营机制,使商业医疗保险更具普惠性、产品更加丰富、服务更加优化。下步,将引导保险机构不断丰富职业人群医疗健康保险产品,提升保险人群覆盖面,同时,积极鼓励更多保险机构将管理规范、设施齐全、医资力量较好的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商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不断拓展理赔范围,方便职业人群就医。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分管领导:陈锋 承办人:徐颖颖 联系电话:89554169 余姚市卫生健康局 2024年5月27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