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72778/2024-57896 | 内容分类: | 规划解读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24-01-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责任处室: | 市发展和改革局 |
“十四五”规划解读:《余姚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 |
一、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推进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余姚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服务先进制造、提升城市能级、增进民生福祉,逐步形成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努力在全国全省现代化新征程中争当先锋的重要途径。依据《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省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编制了《余姚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编制过程 根据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要求,我局于2020年三季度开始着手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经过前期调研、座谈、咨询、意见征求、专家评审等环节,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后,形成了《余姚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于2021年11月正式出台。 三、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现实基础。一是发展现状,从服务业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特色领域、营商环境、载体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二是发展背景,从国际国内环境、区域环境、我市发展环境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判。 第二部分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是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省委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建设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总目标,全面提升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综合实力。“强优势、补短板、抢先机”,全面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有机融合,提升余姚市服务业发展能效,打造高能级服务业强市,助推余姚经济转型,为余姚当好“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排头兵”,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地提供强大支撑。 二是基本原则,产城一体,高效发展。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统筹引领,集约发展。依托禀赋,特色发展。三是发展定位,打造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长三角现代贸易和现代物流产业引领区,打造长三角人文生态和旅游服务样板区。四是发展目标,在“十四五”期间,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到202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10%,确保实现增加值达750亿元,全市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达到30万元/人左右,年均增速达9%。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0%,全市数字经济核心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8%,建成接沪融甬联杭的现代服务业引领示范区,成为省内一流区域性服务业强市。 第三部分空间格局。一是推进产业融合,强化一核集聚,以余姚市中心城区为核心,着力构建品质高、功能多、辐射能力强、智慧化程度高的产业融合核心区。二是提升辐射能级,完善两带功能,二带为科创合作产业带和姚江文化产业带。三是梳理禀赋资源,统筹两区发展,二区即休闲文旅产业区和现代物流产业区。从而形成“一核两带两区”的空间格局。 第四部分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一是强化优势服务业引领,从提升现代物流水平、推动现代贸易发展和提高旅游休闲能级等三方面进行阐述。二是探索新兴服务业发展,从推进科技与软件信息业突破发展,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产业,优化提升商务服务产业,提升房地产租赁和物业服务,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三是抢占未来服务业市场,从推动运动健身业发展,创新培训行业发展,积极推进家庭服务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五部分重大举措。一是推动数字服务转型,从加强产业大脑建设和完善数字服务生态二个方面进行阐述。二是实施载体升级改造,从推进重大服务载体平台建设和升级金融服务载体平台二个方面进行阐述。三是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从推动服务业发展要素集聚和提高服务业经营服务能力二个方面进行阐述。四是推进重大项目实施,从做好项目前期谋划与研究、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二个方面进行阐述。五是鼓励产业模式创新,从推动两业融合发展和支持旅游模式创新二个方面进行阐述。六是强化公共保障属性,从优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加快新型基础设施产业赋能二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从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体系、优化统计监测、改善服务环境等四个方面保障我市服务业发展达到目标。 附件为重大项目表,共涉及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休闲旅游、重大服务载体平台、现代商贸、教育文化、公共服务等实施类项目32个以及谋划类项目32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