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24074443/2023-58825 | 内容分类: | 公告公示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发布日期: | 2023-03-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责任处室: | 市资规局 |
余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度全市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建设总结 | |
2022年以来,我局扎实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对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的通知》,对标对表、紧抓不放,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常抓勤管,全面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一是提高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把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时刻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危机感狠抓作风建设。二是细抓落实,全面排查梳理。落细落实部关于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和“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工作,开展“对标找差距、先行必有我”主题讨论,通过自己找、相互提、上级点等方式,深入查找个人问题并制定整改方案。对标部《通知》明确的12项举措、46项任务逐条开展对照检查,对已经做到的,不断巩固迭代,对尚未做到的,明确路径和措施,加快实现。制定并下发《不动产清廉窗口建设方案》,全面梳理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台账等,及时做到查漏补缺、实时更新、规范登记,梳理不动产登记权力事项和业务流程等。三是强化监督,改进工作作风。深入查找廉政风险点,完善窗口权力运行风险防控措施,全体人员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实行每周巡查机制,对中心窗口区域进行内部巡查,对卫生纪律、服务群众等有关情况做到及时提醒监督。从相关部门、银行、房产公司、中介机构等单位聘任7位便民服务监督员,全面加强外部监督力量。此外,通过学习廉政教育文件、剖析警示教育案例、电子屏投放宣传图片、印制不动产登记“六不准”宣传册等,强化窗口工作人员廉政教育。四是夯实基础,提升队伍能力素质。聚焦窗口作风、业务、廉政、数据安全等内容,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和廉洁警示教育,全年累计培训教育200人次。依托“服务之星”评比、党员干部理论宣讲、业务技能大练兵等平台,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完善激励机制,印发《余姚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编外人员绩效考核实施办法》,推动落实同工同酬、优绩优酬,努力增强登记人员的归属感和登记队伍的稳定性。 (二)化疑解难,切实做好问题资产处置。一是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按照“三会”(不动产主任会商会议、局行政审批例会、局长办公会议)机制,针对问题突出、群众需求紧迫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会商,并形成集体决策。为贯彻落实宁波市政府关于铁路土地办证工作的部署要求,立即组建工作专班,就原马渚站、蜀山站铁路用地权证办理工作进行部署,多次协同市铁建中心、萧甬公司进行协调商讨,同时积极开展权籍调查、地块权证登记查验、历史档案查询等,通过蹲点督促、加班加点,有力确保权源材料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于8月29日顺利完成原蜀山站的审核登簿工作。二是全面助力国有资产补办。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多次召开专题例会研究国有资产补办事宜,制定印发《余姚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关于妥善处置国资不动产登记疑难问题工作方案》,建立资产补办工作专班,拟切实解决一批国资不动产登记疑难问题,为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助力。 (三)便企利民,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优化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充分发挥企业专窗服务功能,开展导诊式服务,由专人负责对接受理、专岗审核,同时通过优化流程,精简材料,缩短时限,有效提高办事效率,已通过企业专窗共计办理业务达1000多件。增设2个不动产登记网办窗口,为群众提供操作指导和业务办理。全面实施抵押登记“全程网办”,对相关网点工作人员开展操作流程培训,大幅压缩群众业务办理时间,目前,我市抵押登记全程网办率超过55%以上。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入企服务、上门服务、无午休服务等,为办事群众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举措。2022年以来已累计开展上门服务6次,开展咨询服务300余次,入企服务13次,办理午间业务50件。二是积极推进“不动产智治”。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进银行、进法院、进公证业务,持续推动不动产数字化改革转型升级。2022年以来,在原先新建商品房登记“交房即办证”的基础上,于4月份实现了小微企业园工业项目“交房即办证”;不动产权证明证书实现电子化;还推出了线上开具不动产登记费电子票据服务;我们还积极实行企业全业务即日办结,其中抵押、转让过户等高频业务60分钟办结,注销、查档等业务即时办结。三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涉企降费减负政策。一方面,根据自然资源部、宁波市关于涉企免收不动产登记费等政策的相关要求,自2021年9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继续对我市申请登记的权利人为企业的,实行“零收费”(含工本费),并推行免费邮寄不动产权证书服务。一方面,按照上级部门相关要求对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间的小微企业实施不动产登记费退费政策,共计退费428万元,退费率达99%,涉及495家企业。 二、下步工作打算 按照部、省关于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建设的有关要求,我们将结合我市实际,时刻敲响警钟,严格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我市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建设取得实效,不动产登记业务平稳有序推进。 (一)持续开展作风建设常态化建设。突出政治引领,加强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常态化人员培训和警示教育,建立科室负责人授课制,加大工作人员政策解读、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教育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通、服务水平高效的工作队伍;健全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强化全流程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并完善问题发现、纠正机制和补偿赔偿机制;优化各项业务流程,创新登记便民举措,持续提升便利化水平;强化工作人员保密意识,加强对延伸服务网点和外包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研究制定“五定”方案,定岗位、定责任、定风险、定等级、定措施,推进不动产登记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建设。 (二)持续推进便民利民登记举措。一是推进不动产登记“智治”改革,进一步完善“不动产登记进公证机制”“商品房预告登记推广机制”两个“揭榜挂帅”项目,加强部门协同,促进数据共享,挑选实际案例进行流程模拟、测试,力争尽早形成标准规范、工作指引、实践案例等改革创新成果。优化办事流程,切实提升一手房、二手房网办量和抵押登记“全程网办量”;在机关事业单位先行试点,分类分步推进并扩大不动产权电子证书场景应用,及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全市通办”事项落地应用;通过优化现有工作流程,进一步推广“带抵转”组合登记模式。二是继续推进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及时做到查漏补缺、实时更新,并逐步建立起本地化的“规范化登记册”或“案例集”,为日常规范登记提供参照依据;妥善处置国有资产补办事宜,以“尊重历史、依法依规、细化政策、妥善处置”为工作原则,妥善处置国资不动产登记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加快推动权证补办工作,并做到“成熟一笔、明确一笔、登记一笔、总结一笔”。三是“登记财产”指标评价工作铆劲用力,主动适应营商环境考核测评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围绕“时间、成本、便利度”核心指标,着重做好登记成本分析工作和“无感监测”落实工作,为明年测评打好坚实基础。 (三)持续推进品牌化登记建设。进一步打造“党建+不动产登记”品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不动产登记党员先锋队,设置党员先锋岗,在引导咨询、收件受理、收费发证、上门服务等环节更好地服务群众,让党旗高高飘扬在不动产登记第一线。坚持窗口每周巡查机制,持续加强窗口管理,提升服务效能。一级一级落实好员工谈心谈话机制,了解基层思想动态和对业务工作的意见建议,持续改进管理方式。坚持“知行合一、服务至上”服务理念,通过开展宁波、省级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工人先锋号、示范窗口等相关创新争优活动,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效能,推动不动产登记窗口品牌建设,打响余姚不动产登记新品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