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政策 优服务 | |||||
我市春耕备耕有序推进 | |||||
| |||||
春风拂面暖意浓,春耕备耕正当时。3月14日上午,在三七市镇种粮大户顾立祥的承包田里,18名工人挽起裤脚,正在育秧。放眼广袤的田野,春耕备耕热潮扑面而来,一幅辛勤耕耘、孕育希望的画卷徐徐铺展。 “今年我打算种植800亩早稻,比去年多100亩。现在,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种粮补贴也逐年提高,我种粮的积极性更高了。”顾立祥告诉记者,5000公斤的早稻种子已于上个月购入,壮秧剂、育秧盘、化肥、薄膜等农资也早早备足了,今年他还打算新购置3台插秧机,助力春耕生产。 抓准农时才能不误春耕。同样忙碌的,还有“90后”新农人谢冲聪。当天下午,在位于牟山镇的市科态农场,谢冲聪和工人一起对刚搭建好的育秧大棚内的排水沟渠进行疏通。 “这2000平方米的育秧大棚是前几天才搭建的,到时早稻育秧盘要叠起来放进大棚内。水稻叠盘育秧技术可以促进苗齐、苗壮,提高出苗质量。”谢冲聪说,今年他计划种植400多亩早稻。 在农场另一边,80亩小麦长势喜人。“近期气温回暖,也是赤霉病的高发期,加上目前小麦处于孕穗期,防治病虫害很关键。”谢冲聪告诉记者,这几天准备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小麦赤霉病飞防作业,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春耕春管,服务跟上。3月13日下午,在泗门镇的早稻生产培训课上,市农技总站农技专家鲁立明围绕早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高效防治技术、高效施肥技术等内容,对该镇50多名农户进行培训指导,并现场答疑解惑,把先进种植技术送到农户手中。今年以来,市农技总站已组织开展农民培训5期,发动农技指导员进村入户200余次,为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作物稳产保供提供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粮食生产配套政策,加大粮食生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据统计,2022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5亿元,加大粮食生产环节和收购环节补助力度,有效提振了农民种粮的信心。今年,我市将继续优化双季稻规模种粮补贴、早稻种子、无人植保机飞防、配方肥购买、菜稻轮作一次性土地整理、水稻种植“完全成本+收益”保险财政补助、雇主责任险财政补助等政策,做到“政策兜底保生产、农户种粮有效益”。 “我们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逐条逐项分解上级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把我们手里的饭碗端得更牢。”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推进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发挥农技指导员“点对点”帮扶的优势,向广大农户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和先进适用技术,为粮食生产安全保驾护航。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