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众参与 > 热点回应
新冠“乙类乙管”后,重点人群该如何做好防控?
疾控专家提醒:加强个人防护 积极接种疫苗
发布日期: 2023- 01- 09 09: 19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日报

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将从“乙类甲管”降为“乙类乙管”。届时,重点人群需要怎样防控?市民个人防护应注意什么?昨天,市疾控中心专家为大家“划出”了新冠病毒防控重点,并强调了接种新冠疫苗的重要性。

专家明确,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和伤残人士、智障人士等人群属于重点人群,建议做好疫苗接种、个人防护和自我健康监测,疫情严重时,要减少外出。3岁以上无接种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重点人群要做好新冠疫苗接种。

在日常生活中,市民要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加强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不去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尽量减少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要保持生活规律和充足睡眠,注意咳嗽礼仪,做好居室、工作场所等区域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物品保持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垃圾。此外,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引起重视,密切监测健康状况,症状加重时要立即去医疗机构就诊。需长期服药的人员,不能擅自停药,要在做好个人防护后前往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取药,或经医生评估后开长期处方,减少就诊次数。

专家介绍,公安、交通、物流、寄递、水电气暖保供等行业以及大型企业属于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保障行业,也是重点行业,无疫苗接种禁忌、符合接种条件的工作人员均需完成新冠疫苗加强接种。企业可以建立关键岗位、关键程序工作人员轮岗备岗制度,疫情严重时,原则上工作人员应“两点一线”,并按照轮岗备岗机制安排预备队进驻轮换,尽量减少疫情对行业正常运转的影响。同时,要加强工作环境通风和清洁消毒,落实错时上下班、减少人员聚集、错峰取餐等措施。此外,要督促员工加强个人防护,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及时报告。阳性人员原则上不提倡带病工作,如必须到岗,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他人接触。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