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应急管理 > 预警应对
索引号: 720405364/2022-71983 内容分类: 预警应对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日期: 2022-09-2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责任处室: 马渚镇
马渚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渚镇预防溺水事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办(所、线、中心),各行政村(社区)及有关单位:

现将《马渚镇预防溺水事故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对照方案,结合实际,严格贯彻落实。

马渚镇人民政府

2022年6月9日


马渚镇预防溺水事故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预防溺水事故工作措施,健全、固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有效遏制溺水伤亡事故发生,根据市委政法委《关于印发<余姚市预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余政法〔2019〕21号)及市平安办《关于做好2022年度全市预防溺水事故工作的通知》(余平安办〔2022〕8号)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尽责、社会参与”的预防溺水事故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最大限度预防和遏制溺水亡人事故发生,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公共安全环境。按照“预防得住、发现得了、处置得当”的工作要求,不断健全完善预防溺水工作机制,着力解决重点人群教育监护不到位、危险水域警示告知不到位、日常监管和救援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实现溺水亡人事故明显下降的工作目标,打造安全稳定的水域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

二、工作重点

(一)全面排查整治隐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水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全面查找隐患,重点关注近二年发生过溺水死亡的区域,分析溺水事故发生原因,整改隐患到位。落实水库、河塘、滩涂等水域的管理人责任,全面统一设置禁止进入标识牌、警示标识牌、水深标识牌、溺亡事故标示牌、防溺水告示牌,增添置换禁游标志、安全防护栏、视频监控、救生设备等安全设施,提升预防溺水事故工作能力。

(二)切实抓牢重点环节。针对中小学生、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子女等溺水事故易发人群,通过村社、学校、企业等进行宣教,以公共安全教育课、校园宣传月等形式开展预防溺水事故专题教育,普及水体隐患及设施隐患识别、心肺复苏急救、呼叫支援等相关知识,增强教师、学生、家长安全防范意识,掌握溺水救助自救能力;要建立学校和家长之间畅通的联系方式及关爱帮扶体系,充分利用微信、 QQ 群、校讯通等方式,不定时向学生及其家长发送防溺水安全提示,提高学生及其家长预防溺水的警惕性和自觉性,要重点关注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做到暑期学生放假安全教育不“放假”。严格把牢六月至九月天气炎热、溺水事故高发的暑期时间段,落实监护人责任,守牢水库、河塘、溪流等野外公开水域,减少溺亡事故发生。

(三)着力提升救援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在重点水域提前做好处置溺水事故各项准备,添置救生圈、救生筏、救生杆等必要救生器材,加大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巡防频率,全面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坚决防止救援不及时、处置不果断而耽搁救援时间,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充分发动基层和社会力量,全面加强涉水安全监管,形成群防群治工作合力。要疏畅医疗救援的“绿色通道”,确保溺水事故得到快速处置、先行急救。

三、职责分工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指挥室):负责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工作,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将预防溺水事故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考核范畴,推动专项工作措施落地。组织网格员开展防溺水事故隐患排摸网格专项拉练。

(二)农业农村办公室:负责对镇域内河道、山塘、水库等长年保持有深水的位置开展危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设立警示标识,落实防范提醒和安全防护措施。

(三)发展服务办公室(安监所):督促辖区内重点企业开展预防溺水事故安全防范教育,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对子女监护的责任意识。对河道、桥梁等部位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排查,及时进行增补、修缮。

(四)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教辅室:负责开展以预防溺水为重点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预防溺水教育工作职责和任务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履行宣传教育的主体责任。暑期放假前,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以上的防溺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家校沟通和联系,通过发放家校联系卡、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增强学生家长(特别是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及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安全防范和履行监护人职责的意识。

(五)村镇建设办公室:督促相关建设工地加强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水池、水坑,废弃、关闭矿山等遗留坑洼监管,对危险水池、坑洼及时回填,无法回填的设立警示标志和有效的防护设施,加强巡查管理。

(六)公安派出所:指导建立危险水域巡防、救援队伍,建立健全日常巡防工作机制,协助开展危险水域大排查、除患整改等工作,整合卫生、民间组织等各方力量,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对出租房屋流动人口开展教育提醒,提高预防溺水安全意识。重点时期,在事故多发、易发水域组建专职巡视、救生队伍,建立健全水域日常巡查制度和监督制度。

(七)卫生院:完善溺水事故应急救援机制,确保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迅速到位,及时开展应急救援。组织抢救业务培训,配合其他部门做好预防溺水、救人自救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八)镇工青妇、关工委等群团组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加强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小候鸟”等青少年人群的宣传教育。号召企事业单位广大党员职工广泛参与游泳安全、预防溺水宣传。

(九)各行政村(社区):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组织对辖区内水域进行隐患排查,在可能溺水的河道、水库、坑塘等水域设置警示标志和救生器材,落实管理责任。将水域巡查纳入网格长工作职责。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协作配合。要充分认识预防溺水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组织领导,迅速落实工作措施,建立健全部门间联合检查、信息传递等工作机制,扎实开展预防溺水工作。

(二)落实责任,加强督导检查。要明确责任到人,定岗定责,全面发动。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排查不力导致溺水事故发生的部门和个人,一律从严倒查;对上一年度曾发生溺水亡人事故两起以上或未成年人(学生)溺水事故的水域再次发生溺水亡人事故的,一律从严问责。

(三)建章立制,加强信息报送。要形成工作制度,着力解决一批影响预防溺水工作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建立防溺水长效工作机制。要善于总结归纳工作中涌现出的工作信息和经验做法,及时上报,进行广泛宣传。

附件:马渚镇预防溺水事故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docx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