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义务教育”专题 > 教育信息
无需号令,我随时“待命” ——陆埠镇第二小学抗台工作记
发布日期: 2022- 09- 16 13: 05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市教育局

2022年的第12号台风“梅花”来势汹汹陆埠二小作为陆埠镇居民避灾安置点,接到镇政府安置转移群众的紧急任务徐耀辉校长带领全体行政和学校安保人员驻守学校,迅速响应,充分做好迎接避灾群众的准备工作。本次抗台工作中,学校收容避灾群众四百余人,且学校本身受灾严重,校园里的积水达到最高点,操场已是一片汪洋大海,部分一楼教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馆、食堂、广播室、体育器材室都浸泡在积水中

进行时——灾后清扫,我随时“待命”

15日凌晨,微信工作群里的老师们身在家中,心系学校,向留守学校的抗台人员了解了学校受灾情况后,自发在群里接龙“随时待命”。凌晨3:32,张利锋老师淌着齐大腿的积水来到校园,为抗台人员送来了充电宝,解了即将“失联”的抗台人员的燃眉之急。天色渐亮,校园内的积水渐渐退却,校门口的积水仍没过小腿,操场上、教室里、办公室、器材室、图书馆、食堂,整个校园一片狼藉。李婉儿老师带着家属来支援了,张丽、周青青、张狄青、裘旭惠、鲁军辉老师淌着积水来支援了,赵霆霓、罗传积、章海霞老师从余姚开车绕开了重重积水一路艰难而来……“老师,我是302班的家长,想来帮忙打扫!”“老师,我是201班的家长”“老师,我是XXX班的家长”……陆陆续续自发来了十几位家长自愿加入清扫队伍,甚至还有家长夫妻齐上阵。“老师,我们是去年毕业的学生,今天放假来帮忙打扫。”“老师,我是501班的学生,我就住在附近,想来打扫!”一片狼藉的校园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搬桌子、冲水、扫积水、铲垃圾……几乎一夜无眠的抗台人员送走了避灾群众,和前来支援的志愿者老师、家长、学生们又开启了校园清扫消杀战。偌大的校园,洪水后的满目狼藉,9月16日,校园清扫、消杀工作仍在继续,老师们一点点擦,一间间扫,一块块冲洗……“梅花”走了,“我们”都来了,为了孩子们能早日复课,为了校园能尽快恢复往日的生机,老师们弯着腰,擦擦汗,手起泡,脚破皮,紧锣密鼓加紧干!

回顾——梅花来时,一夜无眠

14日傍晚,风雨交加,雨势越来越大。陆续有避灾群众来到学校,徐耀辉校长亲自带队,与全体行政、保安人员迅速展开各项工作:登记、安置、清点、发放物资、巡查……各安置点落实责任人,各项工作分工细致,暴雨倾泻中救灾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避灾群众中老年人和儿童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多扶一把,多问一声,给抱着刚满月婴儿的年轻夫妻找个相对更舒适的位置,把自己的盒饭让给年迈的大娘,亲手为行动不便的老爷爷戴上口罩,帮老大妈提行李……雨夜中,一个个细微的动作温暖着人心。

晚上10点多,眼见着雨越下越大,避灾的群众越来越多,在科技楼和二号教学楼将近满负荷的情况下,校门口进水了,学校警卫室进水了,操场积水渐渐涨上来了,没过一个台阶了,离教学楼地面只剩3公分了……教室即将进水,一楼避灾群众被紧急转移至四楼阶梯教室!啪!整个校园笼罩在黑暗之中,停电了!在微弱的应急灯下,老师们的工作仍在继续,借着手机灯光登记、巡查各教室点内群众是否有需求,忙着“抢救”留在一楼孩子们课桌里的书本,“抢救”教室里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抢救”教师办公室里的电脑、文印室里的打印机、誊印机……忙着“抢救”各种物资的老师们浑然不记得自己停在校园里的私家车正被积水渐渐淹没。

凌晨1点,整个校园一片安静,避灾群众渐渐进入睡眠,老师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望着浸泡在水里的校园和车子,内心却沉重无比。随着雨势渐渐减弱,物资“抢救”战也告一段落,凌晨3点,老师们终于能坐下来歇会儿了,想着校园里的避灾群众,想着学生的复学,想着自己家里是否也正遭受着灾难……一夜无眠!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