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84号提案的答复 | |||||
| |||||
谢孟月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豆制品行业规范的建议》已收悉。接到提案后,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迅速召开会议专题布置办理工作,明确了分管领导、承办科室和协办部门,压实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责任,确定了相关工作举措。现就本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指导帮扶推动软硬件提升 豆制品行业为传统食品生产行业,多以小作坊形态存在,分布在余姚各乡镇(街道),整体具有门槛低、规模小、人员少等特点。目前我市共有获证豆制品生产企业5家,登记豆制品小作坊20家,在对全市豆制品加工单位排模中发现尚有很多无证加工小作坊。对此,我局遵循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制度、生产条件、操作规范等要求,积极主动开展引导帮扶。指导其规划生产布局,调整设施设备位置,使生产场所内外部卫生环境达到行业标准,并督促其做好原材料、食品添加剂把关以及进销货登记等事项。对符合条件的食品小作坊及时予以登记;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小作坊,帮助其通过整改达到登记发证条件。如具备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条件或有条件改造升级达到许可标准的,鼓励其升级改造申请许可证,推动豆制品小作坊软硬件全面提升。近期共完成指导整改12家。 二、常规专项并举落实监管责任 一是推进日常监管常态化。对标豆制品生产要求,主要就豆制品小作坊的生产加工场所是否符合条件、大豆原料进货查验制度是否落实、从业人员健康证管理是否到位、食品添加剂是否按需按量添加、生产废水是否按规定排放等问题建立常态化检查机制。针对上述问题做好豆制品加工作坊的全面排摸,列好问题清单,加强日常巡查中的问题点对点处置。对需要整改的豆制品小作坊开展“回头看”工作,检查整改情况,督促小作坊将整改落到实处。对多方面不符合条件或经整改后仍远达不到小作坊标准的的小作坊给予取缔处理。二是加大行业专项整治力度。我局于3月起开展“三小”行业利剑行动,并将此行动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依托该行动,我局按照“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取缔一批”的要求,扎实推进豆制品行业整治提升工作。尤其增加夏季、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巡查频次,确保不合格豆制品等食品不进入市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检打齐抓推进问题处置 一是巩固抽检成效。在日常监管基础上,充分利用检测手段,加大豆制品抽检力度和频次,深度分析抽检结果,编制分析报告,加强风险解读,多维度公开不合格食品抽检信息。同时,将食品抽检不合格信息纳入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档案,推动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连续3次抽检不合格单位,依法取缔。二是强化违法惩处。不断健全“一中心三队伍”工作体系,组建豆制品行业食品抽样、风险研判、核查办案三支队伍,实现豆制品抽检监测风险闭环管控。检打联动,坚决打击添加非食用物质、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销号式完成问题处置。力争将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豆制品企业关停到位、严重违反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的处罚到位,有效预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截至目前,已取缔4家,立案查处1起。 四、多环节联动促进生产规范 一是销售管理倒逼资质合规。抓好流通环节豆制品进货索证和台账登记管理。在监管中,要求豆制品销售单位完整具备供货厂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质量认证、质检报告或检验合格证等生产资质证明和进货凭证。对每一批次进货、索证及审核情况进行台账登记,倒逼生产企业规范生产资质。二是合力做好水污染防治。强化与生态环境部门的协作联动,依托“污水零直排区”专项行动,定期开展豆制品生产环节污水排放整治活动。此外,保持对非法豆制品行业相关环境信访投诉渠道的畅通,形成整治工作合力,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2021年以来,生态环境局多举措强化涉水环境信访工作,共受理办结豆制品生产加工相关涉水信访6件,后续均完成了整改。三是全力保障生产安全。将生产区域内设置安全通道、配备安全管理员、配备通风设施设备等作为豆制品加工的“硬门槛”。加强对生产主体安全知识的宣教,完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知识培训制度,强调“安全大于效益”。有条件的建议添置燃气浓度报警器等设备,加大安全生产人力物力投入,提升小作坊生产隐患安全评估能力与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感谢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分管领导:马斌 承办人:倪素红 联系电话:62752007 余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5月9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