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人大十八届一次会议第204号建议的答复 | |||||
| |||||
王坚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动余姚水果酒精深加工发展的建议》的议案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余姚水果酒精深加工产业兴起较快,在助农保收、增收的同时,还可有效解决大量残次果、等外果的损耗浪费,真正践行践行“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理念。目前,以杨梅、柿子、蓝莓为代表的水果酒产品已初具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这一产业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肯定,已写入2021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为规模化程度还不够,缺乏有实力的带头主体投资建设;为新型产业,市场知名度不高;标准体系空白,缺乏市场规范。 关于提案中您提出4条建议,具有切实针对性和科学合理性,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我们将牵头协调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充分吸纳并积极推动建议的落实。主要措施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规划引领。根据我市《关于印发高质量推进“29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把推动果酒等精深加工等作为乡村产业推进体系中重要举措加以科学谋划和有序推进。编制出台余姚市杨梅果酒产业发展方案,明确发展思路、定位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精深加工短板,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为原则,探索出余姚水果酒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形成水果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的“余姚模式”。 二、加快主体培育。针对我市水果产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产品开发能力弱等问题,通过建设一批规范标准、规模特色的农产品种养加基地、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引导农文旅融合新兴业态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一批懂技术、守规范、会创新、善经营的种养加经营主体;一批水果深加工产业链条各环节的服务保障主体;一批水果集中园区的加工中心、代收中心、仓储中心等。 三、深入技术研发。开展水果酒共性技术与个性技术的共融共通研究,建好技术共享、推广应用平台,成立一支多学科、多层级的水果精深加工专业科研团队,组建高规格果酒研究所。围绕水果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技术环节标准化研究、创新技术研究,形成一批具有余姚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制定出台水果酒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流通标准、质量安全监管追溯标准等标准体系。 四、促进品牌化发展。依托余姚水果公用品牌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深入挖掘和弘扬余姚水果酒文化,讲好余姚水果酒故事,培育“河姆液”特色品牌,促进“四明臻货”和“河姆液”品牌双驱动发展,打造全国性知名品牌。鼓励水果酒产业“三品一标”等认证,引导行业协会健全公用品牌监管、授权与退出制度,增加品牌信誉度。利用各类媒体媒介宣传推广、境内重大农业展会等多种渠道、市场营销手段,组织品牌推介活动、农事节庆活动以及农产品进社区入乡村活动等,拓宽品牌销售流通渠道,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加产品附加值。 五、统筹要素支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水果酒产业发展,引导农信担保、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银行金融等金融保险服务单位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宽水果酒产业发展资金来源渠道,提高水果产业金融保险服务水平。建立水果酒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动水果酒产业,实现“企业办起来、标准建起来、品牌喊起来、市场活起来、百姓富起来”等目标任务。 感谢您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分管领导:经仰贤 承办人: 郑立东 联系电话:62830319、13958260005 余姚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5月23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