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往期回顾>重要政策
疫情防控小知识

发布日期:2022-04-05 10: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余姚市 字号:[ ] 保护视力色:杏仁黄秋叶褐胭脂红芥末绿天蓝雪青灰银河白(默认色)

01接到流调电话和现场流调,怎么办?

接到流调电话时,先稳住、不要慌。被流调,不等于被感染。这是因为流调,流行病学调查的简称,就是想搞清楚这段时间你去过那些地方,遇到过那些人,做过那些事,这些举动是否有传染疾病或被传染的风险。所以被流调,并不意昧着你被疾病传染了。

遇到流调人员电话调查、微信询问或现场调查时,请一定配合,仔细回顾近期的事情,照实回答。你可以查看自己的支付记录,微信、QQ等聊天记录或行车记录,帮助你回忆以全面准确的回答流调问题。只有获得有真实、有效的流调信息,才能科学动态的评估疫情,采取精准的防控措施。

调查那些内容呢,流调主要了解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家住哪里、家里有几人、现在位置等;你近期的健康状况,是否有不适,是否有就医,是否有发烧咳嗽等症状等;你是否有疫区旅居史,是否去过疫区或经过或居住过,或你是否接触过从疫区来的人或有发烧咳嗽等症状的人,与你共同出行,近距离交流,共同就餐,共同工作和同一公共场所的人;近期你乘坐了那些交通工具,是飞机还是火车,是自驾还是公共交通工具等,以及对防控疫情有帮忙的其它信息。

因为个人隐私可以拒答吗?流调内容不能拒答更不能隐瞒或提供错误信息,这样做不仅会害人害己,更会贻误疫情防控大局,如造成疫情扩散会被依法依规惩处。流调所获个人隐私信息会被严格保密。

流调时,接电话,或面访,先稳住,不要慌,被流调,未必是,细思量,全面忆,去何地,见何人,做何事,不能瞒,照实讲,个人私,法律护,人心齐,疫情消。

02如果接到通知,需要集中隔离,该怎么做?

接到隔离通知后:1.不要恐慌、紧张,尽快整理好个人生活物品及药品(特别是老人、小孩和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并告知工作单位;2.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听从防控人员安排,乘坐专车前往隔离点;3.转运期间规范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相互交流和身体接触。

抵达隔离点后:1.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分批次按顺序依次下车;2.将个人行李物品放在指定消毒区域,配合隔离点工作人员做好行李消毒、安检和体温测量等;3.了解熟悉集中隔离要求和注意事项;4.按顺序办理入住登记,排队时注意保持1米以上距离,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并配合防疫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5.根据隔离点工作人员指引,从专用通道,进入隔离房间。

进入房间后:1.及时关门,开窗通风,不要着急摘下口罩,先整理内务;2.擦净行李物品外表面消毒剂,将外穿鞋、行李箱和待清洁物品放置在远离床和用餐区域的位置;3.整理好内务后,可以摘下口罩,并及时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彻底清洁双手,4.请认真阅读告知书、指南等,特别是隔离期间的管理措施。

隔离期间:1.在房间内可以不佩戴口罩,但有工作人员进入时,要及时正确佩戴口罩;2.按要求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核酸采样、测体温和其他症状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不适症状以及其他健康问题,及时报告工作人员;3.每天开窗通风2次以上,每次开窗时间不少于30分钟;4.定期清洁个人衣物,整理房间内务,保持房间清洁,房间内产生的垃圾要自行清理。扔垃圾之前要扎紧袋口,根据隔离点的要求定时打包垃圾,放置在指定位置;5.做好手卫生,饭前便后、打包垃圾袋后、拆开外来物品包装后,打喷嚏后,均要及时洗手;6.每次使用卫生间后,投放一片消毒晶片;7.隔离期间禁止串门、禁止探访;开门扔垃圾、拿物品时,一定要戴好口罩,避免与其他隔离人员交谈、聚集,避免在隔离点公共区域逗留。

隔离期小建议:1.可以和家人多联系、微信和视频聊天等;2.规律作息,有静有动,劳逸结合。静可以看书、看电影、听音乐等。动可以练八段锦、太极拳、健身操等;3.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隔离人员,要记得按时服药,不能随意停药。

03如果居住地被划定为“三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该怎么办?

封控小区是为了有效隔离疫情,减少病毒传播。如果所在小区被封控了,那么社区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提供餐饮保障和生活必须品的提供,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当然,社区每天也会对小区的电梯、公共道、公共厕所等公共区域,以及电梯按键、扶手、单元门把手、快递柜等重点部位多次消毒。另外对于生活垃圾,街道也会配备专人专车进行消杀清运,保证小区干净卫生。除此之外,如果您的家里有透析病人、孕妇、儿童、老年人,也会为您提供就医服务。

按照要求,“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硬隔离封控措施,您须严格实施居家隔离措施。“管控区”实行“只进不出、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管控措施,仅开放生活保障场所,按户派发一次性出入证,每户每2天可安排1人凭证到指定地点购买或领取生活物资。“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的管控措施,暂停室内密闭公共场所营业,从严规范农贸市场经营管理,其他公共场所按既往人流量的30%控制人数。

如果小区被封控了,您应该:

1.理性对待疫情防控,无需焦虑,遵守小区封控管理规则。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措施,是对疫情防控的支持,也是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

2.居家隔离期间,如果出现了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向社区报告。若确诊后,应配合社区隔离,并主动汇报自己的行动轨迹。

3.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每天进行适度锻炼。每日做好自我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还要注意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做好防护措施,不要过于恐慌疫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情,有助于提高人体抵抗力。

04如要大规模核酸检测,如何配合?如何防护?

接到通知时:当您收到核酸检测通知后,请详细了解并牢记告知的采样日期、时间和地点。并准备好手机、口罩以及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无身份证者请携带户口本),准时到采样点进行采样。

准备出发时:前往采样点时,请您携带好手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无身份证者请携带户口本),同时做好戴口罩等个人防护工作,并准备一只备用口罩。准时到采样点指定位置,服从工作人员安排。采样前2小时不要进食,30分钟不要吸烟、饮酒、嚼口香糖。

现场等候时:到达采样点等候时,请您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有序排队,保持与他人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不聚集、不扎堆、不交谈。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请您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流调及扫描健康码、行程码,及时出示身份证(未带身份证者请扫核酸检测申请表二维码)进行登记。由于医护人员防护严密,可能听不清讲话,建议您提前将手机号、家庭住址、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写在小纸条上,节约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核酸采样时:在采集鼻咽拭子时,请您摘下口罩,取坐位,头部向后稍微倾斜,下巴约上仰15度。采集口咽拭子时,深呼吸,张口发出“啊”音,充分暴露咽喉部。采样过程无特殊不适,采集鼻咽拭子时,可能出现鼻部酸痒感,刺激打喷嚏,请立即用纸巾或手肘遮挡。采集口咽拭子时,部分敏感人员可能出现刺激性干咳、恶心、呕吐等症状,休息后即可缓解,请尽量放松、保持深呼吸。注意手部卫生,全程戴口罩,只有在采样时才能取下口罩,采样完毕立即戴好口罩(请准备备用口罩,采样结束后换用新口罩)。保持良好心态,不要紧张、恐慌,轻松面对常规检测。

采样结束时:采集完毕后,请您立即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拭双手,戴上备用口罩,遵照工作人员指引,离开采样区域。

05如果健康码变黄(红),应该怎么做?

如果发现健康码变黄(红),请立即主动向所在的社区(村)、单位或所入住的酒店、宾馆等报备,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如核实为“黄码”,非就医等必要情况不离家(宾馆)外出;确需离家(宾馆)外出的,须经所在村(社区)或单位批准,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点对点”前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社区或者防疫工作人员核实结束并在防疫平台操作后,属于日常监测或无需管控人员会变绿码。如核实为“红码”,请原地等待,将由专车将您送往集中隔离点进行相应健康观察。

06如果被判定为密接(次密接),应该怎么做?

1.不用恐慌:被判为密接、次密接,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感染新冠病毒。请不要随便外出,做好个人防护,按照要求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积极配合隔离管控措施和疾控部门流调工作。

2.积极配合: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每日应做好体温和症状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应立即告知隔离点工作人员,并配合医护人员诊治。

07小区封控期间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就医,要怎么做?

出现特殊情况有就医需求,可第一时间在居民群或直接向社区工作人员反馈,社区、村委会将及时报告封控工作小组,联系专门医院提供医疗服务,期间由专车实行点对点接送,全程闭环管理。

08疫情期间,非三区群众个人应注意什么?

一是尽量不聚集。

二是注意个人防护。

三是外出后及时进行手消毒。

四是保持良好心理。

09疫情期间,如何做好日常消毒?

家庭无疑似/确诊病人时,居家做好日常清洁,无需消毒,建议室内保持通风和环境清洁,外出回家后第一时间洗手,尽可能用流水洗手,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清洁指尖、掌心、手腕各个部位。

合理安全使用消毒剂,手消毒选醇类或季铵盐类;表面擦拭消毒(如门把手、扶手),可直接用消毒湿巾,或选择含氯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

选择合法有效的化学消毒产品,配制时,做好个人防护;居家使用酒精时需注意防火和爆炸风险。

钥匙、手机等个人小件用品外表面可采用棉球蘸取医用酒精进行擦拭,或用消毒湿巾擦拭。注意:擦拭手机等电器产品时,需要关机并等待仪器完全冷却,避免静电等导致起火或爆炸。

疫情期间,去医院看病、探视病人,或与疑似病例密切接触后,要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优先选用煮沸法物理消毒,对于不能耐高温的布料,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对餐饮具的消毒,推荐开水煮沸10分钟。

快递的表面包装最好不带入室内,确实需要带入时,可以采用消毒湿巾六面擦拭消毒或进行喷雾消毒等。处理完快递后一定要做好手卫生。

10怎样选择和佩戴口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口罩,如棉纱口罩、海绵口罩、薄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口罩、防尘口罩、N95口罩等,但有些口罩如棉纱口罩不具备防护功能,所以我们应选用具有防护效果的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当我们处在商场、超市、会场、电影院、酒店、景点等人员众多的公共场所时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医院就诊,或收取快递及出现发热、咳嗽时应佩戴口罩。

佩戴口罩前,先清洗双手,再选能遮住口鼻和下巴大小的口罩。佩戴时先分清口罩的内外面,让深色面朝外、鼻夹侧朝上,再将口罩折面充分展开,把口鼻和下巴完全罩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紧贴鼻梁,口罩边缘紧贴面部。最后检查口罩气密性,用双手捂住口罩呼气,如感到气体从鼻夹处漏出应重新调整鼻夹,口罩边缘漏出时及时调整耳带或头带的位置。

口罩是一次性使用原则上不重复使用,当口罩出现变形、脏污、损坏、异味或佩戴超过4个小时应及时进行更换,如曾前往医疗机构、高风险场所等情况,应及时更换。坐公共交通、转运车辆时,核酸采样排队时及处于密闭场所中,应全程佩戴口罩。

摘口罩时,不能触碰口罩外表面,先摘下一侧挂耳的绳子,再摘另一侧,摘下后将口罩由内向外折,丢入“其他垃圾箱”,最后不要忘记清洗双手。

[我要纠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