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143号提案的答复 | |||||
| |||||
黄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城东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全面实施,今年又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有了极大改善,特别是去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民众更加注重身体锻炼,健身热情高涨。为了不断满足广大民众的不同健身需求,近年来我市的体育事业发展较快。目前全市建有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市全民健身中心)1个,全国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牟山镇文体中心)1个,省级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3个,省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11个,省社区(村)多功能运动场9个,省级小康体育村(社区)80个(其中升级工程56个)。全市共有公共体育健身场所2894处,建有各类球场613片,室外健身路径1052条,还有众多的登山健身步道,2020年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3平方米。所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100%向社会开放,并纳入浙江省全民健身地图,基本形成了10分钟城乡体育健身圈。 根据您的建议,我们的具体措施有: 一是加快小区健身设施建设,2019年,我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加快体育设施规划建设实施意见》(余政办发〔2019〕42号)。《意见》明确了新建小区必须按规模配套室内体育设施5‰的建设指标;新建、改建公园绿地应按项目占地面积不低于5%的要求配建体育设施等具体量化要求。目前,所有新开发小区按文件要求配建了体育健身场所。去年初,又出台了《余姚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推进百姓健身房建设工作的通知》(余文广旅体【2020】28号文件,2020年全市21个乡镇(街道)均须建设1处百姓健身房,2021年,6处百姓健身房都已进入建设阶段,预计12月份能全部投入使用。 二是确保学校健身设施开放,目前我市中小学校数为124所,因场地限制、有搬迁计划等因素,尚有4所学校未建成塑胶跑道,建成率96.8%。共有各类标准及非标足球场112块。目前学校运动场地对社会开放共92所(100个校区),对符合对外开放条件的场地100%进行了开放。 为保障广大师生及社会公众安全使用学校体育健身设施,市教育局每年对体育健身设施开放学校进行考核,并每年安排200万左右的经费进行更新维护。同时各级财政按照学校体育健身设施的破损情况每年安排专项维修经费进行维修保养。因学校管理需要,目前我市学校只开放了除幼儿园、特教中心、寄宿制学校外的92所公办学校的体育健身设施。从实际运作来看,广大公众健身热情高涨,开放场所不足、场所安全管理难度大、场所设施损坏率高等问题日益突出,市教育局、市文广局、学校等有关各方正在探索创新管理办法,通过高科技手段如人脸识别、公众志愿者管理等方式,更好的将学校体育健身设施提供给广大公众。 三是加快体育设施进公园建设,江东公园内目前已完成体育设施布局,玉皇山公园篮球场正在建设中,公共文化中心建成后四周将建设一条环形健身步道,并与玉皇山公园贯通连接。凤山街道东江东侧、北环东路南侧体育公园建设,该体育公园建设面积3.13万平方米,设置健身步道,笼式篮球场、笼式足球场,广场舞场地等体育设施,能满足广大健身爱好者健身需求。 感谢您对我市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分管领导:马水娟 承办人:鲁才雨 联系电话:13958366069 余姚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年6月6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