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公开领域 > 政协提案 > 2021-2022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12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1- 06- 23 09: 34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市教育局

尊敬的陈伟委员:

您好!您在市政协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在学生中开展推进余姚劳动教育的几点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中小学劳动教育问题的关注,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局对您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就相关工作答复如下: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多次组织学习,并就如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针对性加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联合共青团余姚市委、余姚市少工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意见》(余教〔2019〕39号)。

近年来,我市中小学在劳动实践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在“一校一品”德育特色学校创建中,像姚江小学的开心小农场、二六市小学农事教育、牟山镇中的社会劳动岗、职成教中心学校的匠心教育、二职校的现代农业基地教育等很多学校品牌特色鲜明。目前余姚市已经创建2个省级劳动实践教育基地,4所省级劳动实践教育项目试点学校,1个宁波市劳动实践教育基地,3所宁波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5所余姚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25所余姚市级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未来要带动该市中小学在劳动实践教育的深入开展。

为把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结合你的建议,特拟定如下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加强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努力确保劳动实践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努力拓宽市中小学综合素质实践基地劳动实践项目,发挥市第二职业学校现代农业基地作用,开发劳动实践项目,建设余姚市技师学院(筹)的公共职业体验中心,丰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劳动实践项目。 

二是加强师资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对劳动与技术教师同等对待,保持劳动与技术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将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师资队伍管理纳入当地教育管理体系,根据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规模和特点,配备能满足基地教学和管理需要、结构合理、有专业特长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实践教育教师队伍,广开渠道,开门办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尤其要充分利用好在劳动实践教育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这支队伍,使之成为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

三是发挥直属部门作用。市进修学校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市教研室(职成教教研室)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与专业技能竞赛,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开展市中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展示活动。大力培育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市教科所加大劳动实践教育的项目课题化培育,建设劳动教育专项课题,市电教中心与教育服务中心创设专题支持项目,市中小学综合素质实践基地发挥应有的引领、指导、服务工作。

四是加强资源开发。把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纳入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因校制宜,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通过自建或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以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等为主要内容的规模适当、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满足劳动实践教育需要。农村地区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安排相应的土地、山林、草场或水面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区要统筹建立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或充分利用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充分利用学校布局调整中的闲置校舍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闲置厂房等社会资源,建立工业生产、农业生产、财经贸易、商业服务等各行业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各学校要建设专门的劳动与技术(通用技术)功能教室,配置相应设备、工具和所需耗材。

五是加强督导评价。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督导,将学校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实践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实践次数、劳动实践态度、实际操作、劳动实践成果等方面,具体劳动实践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共青团组织和少工委要加强引导,对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和劳动实践教育开展得好的地方和学校要及时总结、宣传、推广,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良好氛围。

青少年学生的劳动教育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提高站位,凝心聚力,一定能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我市的幸福教育开创新的局面。

此致!



余姚市教育局

2021年4月23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