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47号提案的答复 | |||||
| |||||
张龙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茶产业政策的建议》提案我局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茶产业政策概况 就茶产业而言,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并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自2018年以来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余政发[2018]4号)和2019年《关于印发余姚市〈农业政策补充意见〉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其中明确了茶叶、杨梅和榨菜三年产业提升政策,完成了三年内预定目标和任务,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具体成效有: 1、余姚瀑布仙茗产品创新与开发有突破。完成了4个余姚瀑布仙茗加工工艺数字化技术企业标准、3个由中国茶叶学会发布的黄金芽茶加工、栽培和余姚瀑布仙茗冲泡等团标,政策补助资金达40万元。 2、茶叶生态高效示范基地建设有起色。按茶旅一体化标准完成了1个生态高效示范基地、2个省级生态茶园和2个最美茶园的建设任务,同时完成茶园重修剪1205亩、改植换种约100亩,并有7家茶企实施了生态高效茶园管理模式,政策享受资金达76万元。 3、公共区域品牌建设有干劲。余姚瀑布仙茗品牌在各级农博会、森博会、食品节等活动进行了有力的宣传与推广,2018、2020年分别获得“中绿杯”名优绿茶产品质量推选活动1个金奖5个银奖和1个特金奖5个金奖的佳绩;2020年通过余姚瀑布仙茗品质评价会,完成了产品特色的标准冲泡方式(主要包括营销茶道、实用茶道)团标和视频等工作,3家茶企被评为县市级龙头,政策享受资金约250万元。 二、面临困难与问题 目前,全市农业普遍存在从业人员转移(进城谋生或为下一代创造优越条件等)、老龄化,从事一线务农工作的人将会越来越短缺;而茶叶又面临出口茶廉价低效、花卉产业“守株”高效益及名优茶密集型采摘与季节性强等问题和冲击,挫伤了四明山区域茶农的积极性。 三、下步工作重点 结合“十四五”期间农业政策拟定方向,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 1、秉承产业特色,加大茶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今后五年内将以余姚瀑布仙茗为主导品牌的名优绿茶与机制大众优质茶、抹茶和蒸青茶相融合的发展格局,助力推动出口茶产业加工区块链功能。就茶产业建设着力于茶园结构调整、茶叶标准化加工、骨干企业培育、茶新品种茶新设备茶新产品方面研发、示范基地创建以及品牌推广宣传等六大方面。 2、围绕生态高效,推进茶园结构调整。一是低产茶园重修剪扶持力度将会增加,以促进现有大面积低产茶园的改良;二是低产茶园改植换种出于高效为目的茶树良种化进程,推进生态茶园、彩色茶园配套建设,在原标准基础上调整补助力度,具体额度以今年即将出台的农业政策为准。 3、立足产业化集聚,加强茶叶数字化规模化生产。针对茶农小而散、茶企劳动力匮乏等问题,以四明山镇大山村“仰天笑”白茶村或兰江街道夏巷“茶叶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规模化工厂”为样板点,进行龙头企业或镇村级联盟的抚持,形成产业种植、采摘、加工和营销相对分工合作的产业链;同时进一步加大茶叶食品追溯安全体系建设。 4、面对经营主体的需求,延续人才使用优惠政策。在茶叶技术推广机构充实人员的基础上,加强本市年青创业人员技术培训和科研抚持,壮大全市茶叶从业人员的队伍,打造一支综合型茶叶创业团队。至于“职业学校+产业联姻”的职业教育机制,可谓“十四五”期间的创新亮点,将提请市政府办公室进行部门间协商后尽可能促成该教育机制初现端倪。 感谢您对茶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分管领导:俞红权 联 系 人:李 明 联系电话:62830523 余姚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5月27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