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众参与 > 百姓故事
唐杭京:实干践初心
发布日期: 2021- 05- 14 08: 43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日报

近日,在三七市镇“矛调中心”,伏案工作的唐杭京等到记者与他打招呼后,才从电脑面前抬起头来。“现在我主要从事镇里的违建整治工作,等我把这些数据整理好,下午还要去实地察看。”唐杭京笑了笑,“不好意思,最近太忙了。”

唐杭京今年29岁,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2018年作为优秀姚江学子引进三七市镇政府,现任该镇“矛调中心”专职副主任。在他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几张卫星照片。从这些照片上可以看到,近期该镇的违法土地面积已经缩减了近90%。“工作中,我们努力讲究方式方法,不过激蛮干,因为这样反而容易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唐杭京说,“我们一般先上门沟通情况,说清利弊,询问困难。如果对方愿意配合那最好,如果不愿意,就要苦口婆心地反复沟通,循序渐进,找到问题解决点。”

在工作之余,唐杭京还坚持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习惯,不断提升政策理论素养和水平,切实增强创新思维及破解难题的能力。他不但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集中学习、教育实践等活动,还利用业余时间研读了大量论文。2020年8月,唐杭京响应组织号召,前往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望谟县参加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投身这场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第一线。“去之前,就有人跟我说这半年会很苦,那里的饮食很辣,交通很不方便……但是,我将这半年看作是锻炼机会。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到了望谟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那里山势的陡峭险峻、饮食的油腻辛辣,而是当地干部的敬业认真、群众的淳朴善良。”唐杭京直言,在那半年时间里,大家都在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期待望谟县早日通过国家级和省级专项考核,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他从中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初心”。

唐杭京长期在外求学,从本科读到硕研,参加工作回到三七市镇不久,又远行贵州望谟。他在工作之余,始终在努力寻找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点。“好的干部不但要对党和人民作出贡献,也要对自己的家庭认真负责。在去望谟前,我和妻子特意去民政局领取了结婚证,这是法律上的承诺,也是属于我们的爱情誓言。”如今,妻子在余姚的一所小学任教,唐杭京说,“平时我的工作比较忙,但只要有时间,就会多陪家人,尽量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