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体制改革
索引号: 002972778/2021-60841 内容分类: 体制改革
文件编号: 发布日期: 2021-10-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责任处室: 市发展和改革局
切实加强粮食监管 守护“舌尖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余姚市粮食市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深入推进粮食反浪费,维护粮食市场运行秩序平稳,市市场监管局全面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切实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把保障粮食安全的各项工作做细落实。

一是加强质量监管,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粮食安全风险隐患,开展粮食安全风险治理行动。重点加强大米中重金属、年糕中食品添加剂的防控,督促落实经营者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严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督促生产者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81人次,检查经营主体595家次,检查发现问题10个并已全部责令整改,查处违法食品案件数8件,共处罚没款2万元。粮食专项开展以来,采用监督抽检、专项抽检等方式,加大对粮食产品的抽检检测力度,其中粮食加工品抽检42批次,检验完成18批次,不合格3批次,为2批次挂面、1批次大米食品标签不合格。

二是规范市场建设,助力行业提档升级。深入推进“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和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已创建成功“放心肉菜示范超市”1家、A级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批发市场1家。持续推进省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创建工作,目前累计建成“五化”农贸市场6家,四星级农贸市场1家,三星级农贸市场29家、二星级农贸市场5家、一星级农贸市场15家,创建省级放心农贸市场25家;城区农贸市场(共9家)及乡村农贸市场(共41家)星级覆盖率达100%。加快推进“浙食链”系统在超市、农贸(批)市场等经营主体的推广应用,推动经营主体信息上链。截至目前,全市48家农贸(批)市场申请注册“浙食链”账号、22家大中型商超注册应用“浙食链”系统,农贸(批)市场、大中型超市的571户商户应用“浙食链”系统进行报备和交易,及时采集和记录粮食产品进货报备和交易信息,逐步构建粮食产品数字化追溯体系,切实做到粮食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溯、质量可控”。

三是强化部门联动,实现信息共享互通。牵头推进全市“反对餐饮浪费”工作,配合市文明办不定期对各领域“反对浪费”“公筷公勺”推进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加强市场价格检查监督,积极开展市场巡查,密切关注粮食及相关产品价格变动情况。与市发改局开展粮食收购工作专项检查,未发现明显的价格违法行为。目前夏粮收储工作已基本完成,粮食基本通过招投标网站出售。同时与商务、发改、农业农村等部门进行沟通和信息通报,及时了解粮食变化情况,完善粮食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对严重失信行为责任主体,按规定实施联合惩戒,不断提高价格监管工作的整体成效。

四是做好品牌培育,发挥商标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的培育和运作,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粮食主产区新设立品牌指导服务站2家,加强粮食及相关制品的商标申请注册工作,至今共注册相关商标374件,组织开展品牌培训3次,参加企业285家(人)次。跟进余姚铁皮石斛、鹿亭番薯粉丝2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进程。申报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项目1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重新申请1件。要求各所(分局)结合辖区商品区域性分布特点,分别确立一个议题管理工作目标,将辖区粮食相关的重点商品、重点商标列入重点整治范围。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粮食节约管理。通过局微信公众号发布“守食安、反浪费”公告,倡议全市餐饮服务单位积极开展餐饮反浪费行动;在各类餐饮单位微信群中发送反浪费行动指南,实时督促指导餐饮单位开展反浪费行动;发布“红黑榜”对先进单位进行点赞表扬,对工作不力单位进行点名批评;印制并张贴反浪费宣传海报、反浪费桌贴,极力营造餐饮反浪费活动氛围,提升餐饮服务单位、消费者反浪费意识;发布餐饮反浪费相关“红黑榜”3期,印制反浪费海报、桌贴等宣传资料5万余份。

下步,该局将继续按照工作部署,紧紧扛牢保障粮食安全重任,进一步做好粮食市场监管工作,健全监管体系,提升监管能力,为维护余姚市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