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架起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桥梁” | |||||
| |||||
近日,在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副主任,挂职任贵州省望谟县政府办副主任、县扶贫办副主任、党组成员的李明的牵头协调下,第八批望谟劳动力乘坐专列来到余姚,为我市企业复工复产增添了生力军。 就业扶贫,是我市与望谟县开展扶贫协作的重要内容,自去年两地开通“姚望相助,对口就业”人力资源互助平台以来,2019年共有600多名望谟劳动力在我市就业,人均月薪5000元以上,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打下了基础。而李明,正是这项工作的牵线搭桥者。 今年,就在李明欲组织更多望谟劳动力来姚就业的节骨眼上,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先的计划。一方面,我市企业因缺少劳动力复工难;另一方面,望谟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路受阻。正月十二,正在舜江名苑小区参与志愿防疫工作的李明先后接到了望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和我市大叶园林、邦首电器、利特舜电器等企业的电话,双方都要求他尽快组织望谟劳动力来姚。接到电话后,李明一面向我市有关部门了解贵州员工来姚应注意的有关事项,一面向望谟县委、县政府领导建议采取特殊政策。在他的建议下,望谟县和我市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出台了员工补贴、包车、包专列及来姚后住宿、吃饭、培训上岗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尽管望谟县领导劝他近期不用到望谟上班,但心系望谟的李明在当时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还未畅通的情况下,自驾车奔波1000多公里,于正月十五赶到了望谟。一到望谟,他顾不上休息,马上到新屯、打易等劳务输出较多的乡镇(街道)联系。当时不少望谟老乡对来姚务工有顾虑,有的甚至让他吃了“闭门羹”。李明没有气馁,他一边耐心细致地解释我市出台的有关优惠政策,一边通过望谟县人社局和各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做工作。 就这样,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有1600多名望谟劳动力来浙江就业,其中来我市的有1000多人,大大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数量,为我市企业顺利复工和望谟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创造了条件,更为推动“姚望相助”、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劲助力。 2018年4月,根据东西部帮扶协作工作需要,李明由我市派遣到望谟县参加“三年脱贫攻坚”工作,主要负责余姚望谟两地东西部扶贫协作相关工作。 自接到挂职任务的那一刻起,他就按照帮扶工作队“没有节假日、没有过渡期、没有任何理由”的“三没有”工作要求,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挂职第一年,他走遍了望谟县15个乡镇(街道)、42个深度贫困村以及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的所有建设地点,考察扶贫产业项目20余个,走访干部群众1000余人次,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调度会、座谈会30余次,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去年12月,正当迎接脱贫攻坚工作国家检查的前夕,李明在工作时不慎拉伤了左脚跟腱,医生建议他休养三个月。卧床期间,他把办公室搬到床上,用电话和网络继续工作。为了望谟脱贫攻坚大局,为了不影响东西部帮扶协作工作的顺利开展,他没有一天间断工作、没有一天离开望谟。 致贫原因千差万别,脱贫“药方”也不尽相同。为了帮助更多望谟贫困人口就业致富,李明通过前期的调查、对接,采取组建劳务工作站、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开展贫困劳动力及致富带头人培训、举行专场招聘会等方式,架设两地劳务交流合作的“桥梁”。在他的建议下,望谟县成立了第一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升劳务协作工作市场化程度。去年,我市共开展扶贫协作招聘会3场,50多家企业为望谟县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同时设立100个“爱心岗位”,定向帮助望谟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平均年收入达6万元。我市还出资120万元举办43期贫困劳动力培训班,培训劳动力2282人次,其中贫困劳动力2011人次,带动就业1206人。2018年下半年开始,李明协同望谟县委组织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就业扶贫,实行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项目化运作,采取“市场+行政”的模式,取得了实效,并得到了贵州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邑飞的肯定。 因为工作出色,李明先后被评为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黔西南州和望谟县优秀扶贫干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