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众参与 > 百姓故事
徐巨飞: 平凡岗位成就不凡业绩
发布日期: 2019- 05- 07 08: 56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日报

20年前,徐巨飞还是一个开棕棚店的个体工商户,靠自己的手艺赚钱养家。但随着行业的整体衰退,而立之年的他不得不重新择业,应聘进入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成为一名企业员工。环境变了、要求变了,不变的是他对工作的那份执着和钻研。

进了公司,一切都跟以前不一样。“作息时间不一样,学的、做的东西更不一样,一个星期的上岗培训,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工人了。”20年过去了,徐巨飞还记得第一次上岗时的情形,“车间里有好多台机器,当时我是注塑工,第一次拿塑料原料放到机器里的感觉还挺不一样的,总觉得比之前拿藤钩、锥子的责任更重了。”注塑工的劳动强度大,日夜班颠倒,这让刚进厂的徐巨飞绷紧了神经,“以前穿错一根棕线,还能重来,现在一筐料倒下去,如果没做好,就会影响后续生产,损失就大了。”徐巨飞努力让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并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很快,工作认真负责、操作娴熟精湛的徐巨飞被任命为生产班长,成为同批入厂员工中第一个升职的人。此后,凭借突出的工作表现,他多次转任不同的岗位,目前已升任公司三大车间之一的准备车间副主任。

初中文化、30岁改行、缺乏专业技术,徐巨飞的基础条件并不好,但能从一线工人走上管理岗位,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朗迪叶轮”是一家专业生产空调器配套风叶的企业,因为模具和产品结构的特殊性,每个月公司都有大量的塑料回收料需要进行再次造粒。2017年之前,这些不同颜色的回收料都是掺杂在一起造粒的,因此只能造出深色或黑色的二级料。“明明是白色、红色、绿色、黄色不同的颜色,为什么不能按颜色分开放置、分开造粒?”细心的徐巨飞从垃圾分类回收的原理中得到启发,提出了“注塑机产生的二级料及次品分色粉碎处理分掺使用”的建议,“以前工人在收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料炳、次品时,都是混装在一个箱子里的,现在,只要多备几个回收箱,让他们按不同颜色分开收集,后续造粒时就能造出与原料一样的二次料,提高使用价值。”

“技术上的事我可能帮不上什么忙,那我就从生产管理中去弥补。”徐巨飞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因此,在工作中他尽可能地发挥优势,做自己熟悉且有能力完成的事。公司生产的风叶都是放置在包装纸箱内销往德国EBM、日本三菱、韩国LG、格力、美的等多个国内外著名空调器厂家的,而对方一般在收货后又会将这些包装纸箱退回。这些退回的包装纸箱,公司原本是作为废纸打包卖掉的。“虽然这些包装纸箱的边角有些磨损,但整体还是完整的,就这样当废品处理也太可惜了。”徐巨飞围着退回的包装纸箱转了两天,又把拆开的纸箱长长短短裁剪了半天。之后,他向公司提出了“废纸箱回收利用成包装材料”的建议。“风叶在包装箱内是一层层叠放的,每一层都需要用纸片垫隔,把这些包装纸箱拆开,裁剪成合适的大小纸片,正好能利用上。”徐巨飞的一条建议,让公司每年近50吨、原本被当成废品低价出售的纸箱又有了“用武之地。”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