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众参与 > 百姓故事
丁生平: 有实力才能有作为
发布日期: 2019- 05- 28 08: 53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日报

他能拿起铆钉枪组装儿童安全座椅,也能拿起毛笔任情挥洒;他熟悉生产流程,改进设计方案,提高生产效率;他熟记每一位员工的姓名、性格,做到知人善任……他就是宁波宝贝第一母婴用品有限公司总装车间主管——丁生平。

10年前,丁生平从湖南怀化独自一人来到余姚,应聘到宁波宝贝第一母婴用品有限公司当了一名流水线工人。流水线上,每个人都有固定的工位,从事的也是固定的几个操作步骤,但丁生平并不满足于此。在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后,他开始利用工余时间,全面了解整线的生产、操作工艺,并很快能够胜任每一个工位操作,成为了一名“全能型装配工”。正是这份努力,让他在3年后升任班长,负责一条流水线的管理工作。

“只会机械的操作,很容易被淘汰、被取代,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才能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丁生平的努力和坚持为他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舞台。2017年1月,他被任命为公司总装车间主管。这是公司规模最大、人员最多的一个部门,也是加工工艺复杂、管理难度较大的一个车间。彼时,距离他入职公司未满8年。

很快,丁生平就用自己的实力回馈了公司的信任与重用。主持车间工作后,丁生平组建了总装车间精益改善小组,通过生产工序优化、动作改善、快速换线、拉动式生产、自动化改善等一系列精益改善活动,进一步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摸索出一套具有公司特色的质量管控方法。“很多生产流程的改善和优化都与日常的生产管理息息相关,以‘拉动式生产’为例,以前我们装配所需的螺丝、螺帽、垫片等小五金件,采购后都是先入公司仓库,然后我们过去领用的;现在,这些小五金件采购后直接进入总装车间,并按通用料、专用料分层放置,方便了员工取用,也省去了中间环节,节省了人工成本。”丁生平自信地说,“精准改善活动开展两年来,不仅产量提高了20%以上,产品合格率也从之前的97%提高到99.1%,超额完成了公司交给的生产任务。”

作为主营儿童安全座椅的企业,宁波宝贝第一母婴用品有限公司现有的四大品牌产品不仅通过传统销售平台销往欧洲、大洋洲和全国各地,在各大网络销售平台上的销量也是逐年上升。2017年下半年,正当公司全力以赴应对骤增的澳大利亚订单时,国内的电商争霸赛“双十一”也进入了前期预热、备货阶段,“外销任务必须完成,‘双十一’的货源也要备足,这就给车间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重重压力之下,丁生平时常独自加班到深夜,做生产的异常分析、提出改善计划、制定标准流程,第二天再下达指令给各条流水线的班长。“作为主管,前一天生产上出现的任何问题,我都必须及时找出症结所在,立即纠正,只有这样,生产才能保持高速增长。”

从普工到主管,丁生平一直是总装车间的一员,他清楚车间170余名员工的姓名、籍贯,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和能力,“我也没有刻意去记这些东西,平时工作接触多了自然就了解了,而且这样更能做到知人善任、因才而用。”管理车间井井有条,安排个人的生活也是张弛有度。每天回到宿舍,丁生平习惯拿起毛笔、钢笔写上几张,“这是从小的爱好,如今工作忙了,但这个爱好一直没放下,写着写着,心就能静下来,很多事情也能想明白了。”丁生平说。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