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妹:坚守心中的那份执着 | |||||
| |||||
昨天是宁波白兰花羊绒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秦三妹的70岁生日。早上,吃过家人特意为她准备的一碗生日面,她还是习惯性地来到公司,走进了二楼的那间办公室。一个大型的服装采购项目这个月就要招标了,还有不少准备工作需要她牵头落实,即便是生日这样特殊的日子,她也得坚守岗位。“这是一件关系公司发展的大事,又是第一次涉足,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到才能力保成功。”创业路上,经历多年的风风雨雨,她依然是那个坚毅果敢的当家人。 “白兰花”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秦三妹的个人成长史,而这段历史也几乎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契合。1980年,作为上海知青的秦三妹和其他56位知青一起,进入了当时由丰北公社兴办的一家化纤针织内衣厂。谁也没想到,三年后,秦三妹竟然会接手这家行将倒闭的工厂。“厂子要是倒了,我们50多位知青的饭碗就没有了,当时也是迫于无奈才接手。”秦三妹到现在都不敢相信,当年的一个无奈决定竟然影响了她的一生,让她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责任,一路披荆斩棘,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大潮中奋力向前。 接手工厂的第一步是扩大产品销路。秦三妹借着返沪探亲的机会,背着腈纶衫、腈纶内衣到上海各大商场去推销。事实证明,正是这正确的一步,不仅帮助工厂打开了销路,也让秦三妹接触到了更大的消费群体、最新的市场信息。没过多久,秦三妹看准时机,转产当时流行的羊毛衫。从粗纺到精纺,从无牌到有牌、贴牌到创牌、拥有商标到拥有品牌,三年后,款式新颖、做工精细、价格实惠的“白兰花”羊毛衫在上海羊毛衫联销会上引起轰动,一举打开了上海乃至全国的市场。 为了打响“白兰花”品牌,秦三妹在抓好内部管理、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积极寻求合作伙伴。1989年,与香港宁兴开发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宁波余丰羊毛衫有限公司;1999年,与香港君皇羊绒时装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宁波白兰花羊绒制品有限公司,使企业名称与商标得到统一,为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当年转产羊毛衫是市场逼迫之举,那么,从羊毛衫转产羊绒衫,却是秦三妹瞄准市场发展的主动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初,当国内羊毛衫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之际,秦三妹却敏锐地捕捉到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和动态,果断地做出转型决定,逐步将主导产品转向市场前景更好、质量要求更高、产品附加值更大的羊绒衫。 万事开头难。转产,不仅工人要重新培训、设备要重新添置,销售渠道也要重新拓展。虽然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但秦三妹坚信自己的职业修炼和市场洞察能力。很快,在一家上海外贸公司的帮助下,她不仅成功贷款2000万元,引进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还通过这一渠道,把“白兰花”销到了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市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从那之后,“白兰花”羊绒衫不仅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国内几十个大中城市形成了稳固持久的销售网络,在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和地区也占有了一席之地,“白兰花”香飘五洲四海。 市场总是瞬息万变,竞争时刻存在。为了让企业有更好、更稳健的发展,秦三妹不轻言“退休”。“退休是一个自然规律,我认为自己现在还有精力、有能力带领团队迎接挑战。”几十年的积累让秦三妹认为有资本、有能力去创造“白兰花”新的辉煌,她说,这不仅是一位企业家的自我突破,也是企业家的基本责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