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杰:坚守一碗面条的梦想 | |||||
| |||||
在北滨江路上,有家靠一碗面条起家的小餐馆,生意最好时,日销售额突破3万元。这家餐馆名叫“何记面馆”,创始人何世杰为了这碗面条的梦想,苦苦坚守厨房近20年。前不久,他的创业故事《一碗面条的梦想》走进了上海交大报告厅,激励和感动了包括味千拉面在内的全国餐饮店的管理层。 怀揣创业梦想,不断完善提升自己 1996年,何世杰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不爱念书,却对厨房情有独钟。 初中毕业之后,何世杰进入了职业技术学校学烹饪。接触烹饪之后,他才知道,自己对于美食文化的认知是“一知半解”。正是对美食文化理解的不断深入,让当时还不到20岁的他,找到了人生的定位,下定决心从事餐饮业。“能够用自己的厨艺,给别人带来幸福的口感享受,这本身也是一种幸福。”何世杰说。 烹饪专业毕业后,何世杰被分配进入市政府招待所工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凭着对于餐饮的热爱,何世杰每天虔心向师傅学习。渐渐地,他从学徒做到小工、切菜工,再真正成为一名厨师。 “如果您认为我做个厨师就满足了,那我要对您说一声抱歉。因为我的梦想是经营一个自己的餐饮品牌。”在上海交通大学报告厅,何世杰对全国餐饮店管理层说,为了这个梦想,他几乎每一天都在学习中度过。 也曾为了这个梦想,当时只有20来岁的他,一个人打两份工,不断地磨练自己,为自己积累能够实现梦想的“资本”。 那个时候,招待所工作是早上9点开始,为了赚更多的钱,何世杰找了一家早点店做兼职,每天凌晨3点钟起床去做早点,早点结束后再去酒店上班。这样一来,虽然辛苦,但他总感觉在一步步靠近梦想。何世杰说,每次想一想自己的梦想,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干劲。 到了1998年,何世杰凭借这股拼劲,终于攒够了可以创业的钱。他就租了一间150平方米左右的店铺,开启了餐饮创业之路。 但是,创业路从来就不是一条坦途。在跌宕起伏过后,何世杰无奈关店。那一次,他损失了七八万元。 首次创业的餐馆虽然关了,但何世杰的创业梦想之门一直敞开着。 一碗“黄鱼面”,让舌尖难以割舍 经历一番沉淀之后,2001年,何世杰决定再一次“出山”创业,这也就有了今天位于北滨江路141号的“何记面馆”。 既然是面馆,就得把余姚人钟爱的黄鱼面推陈出新做出品牌来。 20世纪50年代,当时余姚最为有名的“三阳酒家”的一位名厨,试着把新鲜野生黄鱼和面同烧,鱼香扑鼻,肉嫩面滑,汤浓味醇,于是黄鱼面在余姚很快流行开来。 何世杰说,要把黄鱼面做到让人难以割舍,除了工艺,食材很关键。在何记面馆,黄鱼必须选择野生货,这是一条“铁律”。开渔时,他每天开车去宁波进货。再就是面条的选择。何世杰说,他尝试用各种生面烧煮,最终选定了扁平的手工面,这种面条煮熟后入口很滑又有嚼劲。另外是调料。何记面馆只用菜油、蒜和少许料酒及老酱油。 “当然,我们绝对是一碗一锅,即便客人再多,也绝不煮‘大锅面’。”何世杰说。 何记面馆黄鱼面的定价为每碗40元,黄鱼是挑选每条重100克左右的两条新鲜货。黄鱼大的话,面条价格就会高,100-280元一碗,何世杰都卖过。 据悉,生意最好的时候,何记面馆一家店有500多位食客,吃面的比例有三分之二,一天能消耗60公斤面条。 声名远扬的余姚黄鱼面吸引了不少外地游人。何世杰告诉记者,有时,上海、杭州、宁波的食客频频光临。这让何世杰看到了黄鱼面的市场需求,在经过十年的积累后,2010年何世杰在余姚开出了第二家门店。 发掘“儿时味道”,建“余姚菜博物馆” “虽然生意一直很好,但始终有危机感。”何世杰说,像黄鱼面这种传统美食,如果不融入创新和现代经营理念,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除了做黄鱼面,何世杰还做河虾面、鳝丝面、泡椒牛蛙面、酸菜黑鱼面,目前有十来个新品种。 同时,何世杰的面馆里还藏着经典余姚本帮菜。糖炒馒头、杨梅圆子羹、红烧肉、酱鸭、鸡杂羹、糟牛肉…… 在多年前,何世杰就从厨房抽身而出,主要精力投入到新品的研究和余姚土菜的传承上。 仅在发掘“儿时味道”的菜品上,何世杰就创新推出了糖炒馒头、杨梅圆子羹等,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这些菜品一上桌,大家都会眼睛一亮,味蕾大开。 “我从未停止对红烧肉的研究,哪里有好吃的红烧肉,不管路有多远,都会跑过去学习。”何世杰说,《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安徽一位厨师的红烧肉后,他就慕名前往拜师。 到2015年,何记面馆体量最大时有11家分店,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有6家。11家店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的客流量有3000多人。 在不断扩张的进程中,何世杰花了很多精力,结果发现他在外面开的多家店总体上盈利甚微。最终,他决定做“减法”,只保留了余姚两家店。 “余姚有河姆渡遗址、王阳明故居,南部山上有笋,北部海涂有海鲜,姚江有螺蛳,还有溪鱼等,余姚菜特色鲜明,加上余姚历史上隶属绍兴府,因此多了绍兴味的糟菜,糟鱼、糟肉等更为丰富。” 何世杰说,作为一名余姚厨师,他想把特色余姚菜整合起来,期待在近几年内兴建一个余姚菜博物馆,把余姚土菜发扬光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