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众参与 > 百姓故事
毛济敖:从养鸡棚到现代化牧场
发布日期: 2018- 09- 03 09: 20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日报

省农机局领导来到农业“机器换人”示范点——市舜丰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参观,对这家省“美丽牧场”的现代化设施大加赞赏,认为其走在了全省畜禽养殖业的前列。谁能想到,这家现代化牧场的前身是破旧的养鸡棚。“这全靠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呀。”企业负责人毛济敖深有感触地说。

36年前,18岁的毛济敖在县粉末冶金厂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在原丰南乡罗渡村家中养了200羽鸡,开始创业。当时,市场上畜禽产品还十分短缺,毛济敖养殖的200羽鸡投放市场后,很受消费者欢迎,每公斤市场价达3.2元,他一下就赚了400元钱,相当于在工厂一年的工资收入。这让毛济敖信心大涨。第二年,他租下了大队种子队的仓库,将养鸡规模扩大到1200羽,又赚了3000多元。在这样的形势下,1984年,年仅20岁的毛济敖辞去了厂里的工作,租了邻居家的地,搭起了500平方米的草棚,开始专业养起鸡来。当年鸡出栏量达到4000多羽,他提前实现了“万元户”的目标。赚来的钱,毛济敖都用来扩大养殖规模。到1994年,他搭起了1万多平方米的鸡舍,年出栏鸡5万多羽,当时规模为全市第一,被市多办评为先进多种经营户。

养鸡,最怕的是鸡得病。1998年冬天,正当毛济敖信心十足地进一步扩大规模时,1.2万羽蛋鸡突然发病,他马上给全国劳模、市禽防所老所长任祖伊打电话。正在东阳老家过春节的任祖伊接到电话后,请来了省农科院专家一起来到毛济敖的养鸡场。由于当时畜禽病诊疗技术还比较落后,最后那1.2万羽蛋鸡几乎灭绝,损失达数十万元。但毛济敖没有气馁,本着“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精神,第二年他又养殖了2万羽蛋鸡。不巧的是,鸡又发病了。任祖伊接到报告后,马上带领技术人员赶到养鸡场,一边采取病鸡与小鸡分离、对养鸡场进行全面消毒的措施,一边带领技术人员驻扎在养鸡场,并从江苏调来最新研制的疫苗。经过一个月的治疗,2万多羽蛋鸡终于转危为安。

2002年,毛济敖投入20多万元,引进了当时先进的网上养鸡大棚24个,告别了传统的草棚,开始了现代化的养殖事业。养鸡场也正式定名为“市舜丰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并被认定为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04年,他又投入150多万元,建造了8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开始工厂化养殖。同时,投资80多万元,从广东引进专业化蛋鸡笼。车间化的鸡场内,喂饲料、喂水等全程智能化,畜禽排泄物经机器自动收集后输入无害化处理系统,变废为宝;蛋鸡生下的鸡蛋,也由流水线统一收集后输送到蛋仓库,既节省了人工,又十分环保。毛济敖说,这样清洁、便利的养鸡方式,是他之前从来没有想到的。

前几年,毛济敖的养鸡场因食禄桥江拓宽整治工程被列入搬迁范围。在政府的支持下,2014年开始,毛济敖投入700多万元,新建了现代化养鸡场,养殖蛋鸡6万多羽,年产蛋1000多吨,出栏肉鸡12万羽。通过“机器换人”,如今,偌大的养鸡场只有一个员工,其公司注册的“舜凤”牌鸡蛋也成为了宁波市名牌产品,供应省内各超市。“老毛养鸡36年,面对困难这已是第三次创业,我们禽防所人要向他学习,永远走在创业创新的路上!”任祖伊说。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