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众参与 > 百姓故事
王翔:在技术攻关中练就一身好本领
发布日期: 2018- 07- 03 09: 08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日报

近年来,我市已评选出5批、66项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先进操作(服务)法,这些先进操作(服务)法,在提高劳动效率、节能降耗等方面作用显著。宁波亚特电器有限公司的工程技师王翔也因为设计制作了一款自动盘线机而名列在这些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先进操作(服务)法之中,成为全市42万产业工人中的佼佼者。

“王翔自动盘线机”的诞生,是王翔多年来在技术创新上的一项重要收获。当时,作为公司的设备维修工,每次忙完手上的活,王翔总是习惯到各个车间、流水线上转转,帮助操作人员现场解决一些问题。“亚特”是一家专业生产园林工具、电动工具、农业工具的企业,打草机是公司的一款“明星”产品,但王翔发现该产品由于其中一个主要零件——打草头是用手工盘尼龙绳完成的,由于手工用力不均匀,导致打草头的质量很不稳定,给公司接单定产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怎么样才能加以改进?王翔开始动起了脑筋。经过半年多的摸索、尝试,他成功设计、制作了一台自动盘线机,实现了打草机配件从手工向自动化作业的转换,优化了生产工艺,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每年可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185万元。该项目还获得了市第九届职工合理化建议竞赛“金点子”奖。

进公司12年,王翔的发明创造可不止于此,老化车、双控气压机、货梯红外线感应器……老化车是公司生产过程中测试产品性能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前几年,为了满足旺季的生产需求,公司计划再添置几台老化车。可是,公司所需的这种老化车属于非标准型号的产品,向外购买不但价格高而且交货时间无法保证。在仔细研究原有设备的构造后,王翔自告奋勇地提出了自行研制老化车的计划。话虽然说出口了,面临的困难却有一大堆。“我只能边学边做边改,多听取大伙的意见、建议,不怕失败。”王翔的话不多,却句句说到了点子上,“产品设计不能‘纸上谈兵’,一线员工最有发言权。”为了尽快拿出产品,他每天忙完日常工作就埋头研究,大到设备的外形,小到一颗螺丝的摆放位置,画图纸、订材料、搞组装,全都“一手包办”。两个多月后,一台价格低廉、性能优越的老化车被他“捣鼓”出来了,测试结果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向外购买一台老化车要6万多元,王翔制作的这台老化车不但单价下降了三分之二,而且完全满足公司的生产需求,在工艺上更胜一筹,达到了最佳的使用功效。目前,王翔为公司制作了6台老化车,不仅节约了成本,每年还能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前几年,亚特公司将总部搬到了嘉兴。因为看中王翔的技术,前年2月,总公司特意点将把他调了过去。王翔这一走,宁波公司也是万般不舍,才一年时间,他们硬是“软磨硬泡”把王翔又“抢”了回来。“王翔的回归,不仅能让公司的技术改造、设备维修水平提高一个层次,更重要的是他的敬业实干钻研精神能在员工中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宁波亚特公司负责人诚恳地说。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