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众参与 > 百姓故事
魏政台:发挥余热讲好家乡故事
发布日期: 2018- 06- 14 09: 17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日报

“牟山镇历史悠久,相传大禹治水时曾路经这里,帮助当地百姓治理过牟山湖。”这是《牟山镇志》第一编中记录的一句话。目前,这本镇志已完成五分之四的编写工作。而说到它,就不得不提到背后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一位编写人员——魏政台。

魏政台今年71岁,曾是牟山镇的一名小学教师,有着三十多年的教龄。退休后,他仍坚持发挥余热,常年笔耕不辍,为家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才智。

魏政台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特别喜爱读书,甚至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看书。“只要有一本书,粗茶淡饭也会变成美味佳肴。”魏政台说,他曾把《红楼梦》连看4遍,到了痴迷的境界。除了读书,他还特别喜欢写作,所辅导的学生也经常在各级竞赛中获奖。2008年,他参加了余姚市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竞赛,获得了第一名。2016年1月,他在一位老同学的介绍下,加入了姚江诗社,此后便经常在诗社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作品。

2016年7月,牟山镇计划编写镇志,想要找一个“笔杆子”硬的本地退休教师。该镇教辅室主任觉得魏政台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我对历史特别感兴趣,尤其是中国近代史,教书的时候也非常喜欢上历史课。”魏政台说,“家乡历史文化深厚,然而如今大多数年轻人对镇史一无所知,我何不将这段历史重新整理起来,一代代传承下去?”同年9月,他被正式聘为镇志编写人员。

《牟山镇志》一共24编,涉及工业经济、交通运输、自然地理、习俗宗教等,编写工程十分浩繁,魏政台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市档案局、本镇档案室和泗门镇、马渚镇、小曹娥镇的档案室查找、核对资料。“光是市档案局,我就去了不下40次。”魏政台说,“查起资料来,一般一待就是一天,中午也顾不上休息。”在市史志办领导的推荐下,他还前往上海图书馆,找到了三本与牟山有关的家谱,分别是《兰风支家乘》、《湖西陡黄氏续修宗谱》和《余姚兰风孙氏宗谱》。写镇志,最好的是第一手资料,而这第一手资料最好的来源就是事件的亲历者。为此,魏政台还上门走访镇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希望通过这些见证者、参与者的口述,将真实的历史事件还原。

一个人埋头于成堆的史料中是十分辛苦的,但魏政台乐此不疲。几乎每天早上7点,他会准时出现在牟山镇政府给他专门安排的办公室里,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因为不会用电脑打字,他所有的工作都是靠一笔一划手写在纸上的,办公室里早已堆满了一沓沓手稿。“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无比充实,待在家里反而会浑身不舒服。”魏政台笑着说。

早在2016年10月,魏政台参加了余姚草根明星故事赛,他的作品《金牛的故事》凭借正能量的内容和极富感染力的讲述获得了全市一等奖。今年4月下旬,“魏老师讲故事”第一讲《世事沧桑话牟山》在牟山镇新东吴村开讲了,吸引了一大批村民。“我目前准备了4个故事,已经在牟山村、新东吴村和魏家村讲过了,还录制了视频。”魏政台说,“我讲的故事不是空穴来风的,是真实的、有据可循的,所以大家都很感兴趣。”

不仅如此,魏政台还连续多年到青港小学、镇中心小学做义务宣讲员,给学生们讲中国近代史和余姚地区的革命斗争史,让孩子们了解历史,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