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众参与 > 百姓故事
熊小萍: 在四明大地播撒绿色希望
发布日期: 2018- 03- 12 09: 12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日报

国家林业局驻上海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通报表扬了一批2017年度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义务宣传、弘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能量的“苏浙沪义务森林资源监督员”,市绿化办原副主任熊小萍被评为2017年度“苏浙沪十佳义务森林资源监督员”。熟悉熊小萍的人都说,她获得这项荣誉当之无愧。

从1982年参加工作起,熊小萍就与国土绿化和关注森林结下了不解之缘。30多年来,她先后在市林科所、森防站和绿化办从事良种苗木培育、森林病虫害防治及国土绿化等工作,为绿化、美化四明大地和我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

2002年3月,总投资1560万元的杭甬高速公路余姚段生态林带建设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面广量大,加上没有先例可循,建设难度很大。接到任务后,熊小萍从分析立地条件入手,多次进行实地察看,筛选出适合林带建设的“当家”树种,制定了一系列栽培技术标准。全长42公里的建设路段,她一标段、一标段地抓质量、抓进度,并强化建后管护。如今,杭甬高速公路生态林带已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了高速通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省林业厅命名为首批“浙江省重点公益林示范区”。

四明山区曾是有名的“龙字”兰花产地,但近年来一些人受利益驱动,盗挖兰花现象严重,“龙字”兰花濒临灭绝。熊小萍了解情况后十分焦急,她深入四明山进行调查,撰写了《余姚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分布及生态环境调查》这一科研报告,提出了保护兰花资源的对策思路,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她又牵头成立了市兰花协会,以保护兰花资源、发展兰花产业为己任。目前,人工栽培兰花已成为主流,余姚兰花品种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荣获金奖,兰花产业年产值已达近亿元。

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也是熊小萍重点关注的课题。她和市绿化办的同事一起走遍了全市所有村庄,撰写了《余姚市古树名木的现状和保护对策》一文,为市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我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先后受到省林业厅、宁波市林业局表彰。

在市绿化办工作期间,熊小萍除了做好全民义务植树的宣传发动外,还十分注重造林质量。在熊小萍的建议下,近年来,我市以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契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余姚”建设,以森林抚育和彩化美化为两大重点,突出增绿、扩彩、提质、增效,发挥森林多种功能,为建设美丽余姚、创造美好生活奠定良好环境基础。

为提升绿化美化水平,我市编制了《余姚市森林美化彩化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作为起草人之一,熊小萍建议将美化彩化工作与森林抚育、林相改造、美丽森林村庄建设、通道绿化、“五水共治”、景观改造、矿山复绿等有机结合,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森林美化彩化的资金支持力度,并抓好绿化养护和抚育管理,切实提高苗木成活率。

在森林城镇(村庄)创建过程中,熊小萍总是到一线指导,从森林城镇(村庄)规划编制到具体实施,她都倾注了大量心血。截至2017年年底,我市共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0个、森林村庄36个,名列宁波各县(市、区)前茅。同时,熊小萍还和同事一起围绕生产技术标准、实用技术开展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内容涉及杨梅、蜜梨、葡萄、樱桃、竹笋、现代林业等,去年受训人数1000余人。据初步统计,去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43.85亿元,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着“绿色福利”。熊小萍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她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奖章、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宁波市造林绿化先进个人等荣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