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政村、各办(所、中心)、线: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部署要求,根据《余姚市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方案》(余政办发〔2017〕51号)及《关于印发的通知》(余政发〔2017〕8号)等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理念,整合梳理中心的窗口布局、工作流程、服务容量,根据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 “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逐步打造完成“便民、高效”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应纳尽纳原则。围绕一站式服务的目标,推进乡镇各类政务服务资源向便民服务中心进驻,推进服务事项向综合窗口集中,切实破解人民群众“来回跑”难题。 (二)分类整合原则。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要求,稳步推进服务事项的分类整合和综合窗口的分类设置,着力增强该项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 (三)有序衔接原则。把乡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与“四个平台”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与“最多跑一次”改革同步联动、相互促进。 (四)线上线下原则。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目标,加强各级线上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动“数据跑”代替“人员跑”,尽可能全部实现网上办理。 三、岗位设置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按照“3+X”模式设置,即统一设置社会保障、民生事务、经济发展、综合服务等4个综合窗口。 社会保障:医疗报销受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受理,社会保险受理、开具社保证明、被转基受理、劳动监察、老农保退保,工伤、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办理、退休办理、退休认证办理、社会化管理、实用技术培训等。设置7个窗口 民生事务: 设置1个窗口。由民政、计生AB轮岗。 经济发展:设置一个窗口。由工办、城建AB轮岗。 综合服务: 1个窗口。由社会保障窗口抽调一人做好前台综合受理。 四、工作要求 (一)完善办公环境。根据“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工作模式,合理配置各类软硬件设施,完成便民服务中心窗口整合布置工作,为满足“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提供硬件保障。 (二)加强人员培训。按照“应纳尽纳”原则,梳理完成各类进驻窗口办理事项,合理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并完成对窗口人员的全岗培训,推行“全科”服务,简化办事流程,逐步实现“一人多能、一窗多能”。 (三)健全考核机制。2018年1月开始,中心窗口投入运营,新工作人员考核细则和中心各项工作机制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考查硬件配备和事项进驻运行效果,听取企业和群众的反馈,由群众评价来检验成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办事能力、服务态度进行考核,考核奖按照黄家埠镇便民服务中心考核办法发放。 黄家埠镇人民政府 2018年2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