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众参与 > 百姓故事
东朝街社区“银辉”志愿者陈坚平——“众乐乐”,让生活充满阳光
发布日期: 2018- 10- 17 08: 49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日报

梨洲街道东朝街社区成立了一支近20人组成的红歌合唱队,合唱队里有一名“老师”,他的名字叫陈坚平,义务为合唱队提供教学指导。

  陈坚平,今年73岁,是一名退休教师。去年5月,东朝街社区“银辉”志愿服务大队成立,热心公益、有音乐特长的他担任了大队的秘书长。

  陈坚平生活在一个“音乐世家”,亲戚们大都在国内知名艺术院校、音乐学院任职,还有的是舞蹈家、乐团的大提琴手。陈坚平深受家庭音乐熏陶,很早就学会了多种乐器,比如钢琴、小提琴、手风琴等。

  退休后,陈坚平办起了企业,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时间追寻音乐的梦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2015年,陈坚平组建起了“欢笑俱乐部”。“‘欢笑俱乐部’主要功能就是为了给大家带来欢笑、快乐。”陈坚平说,一开始是他和身边一些爱好文艺表演的朋友凑在一起编排节目,自娱自乐,后来知道的人多了,越来越多人加入了进来,队伍规模越来越大,目前,俱乐部里共有59名成员,大都是退休老人,他们有的来自城区,有的来自乡镇,因为爱好文艺聚到了一起。每周四的下午,“欢笑俱乐部”成员都会聚在一起,唱歌、秀旗袍、表演小品,活动十分丰富。因节目质量优良,经常有街道和乡镇前来邀请他们去演出。

  去年8月,陈坚平又提议成立了“老来乐开心聚”歌唱兴趣小组,成员是梨洲中学的退休教师,共有20多人,每周六的上午,这个歌唱兴趣小组都会聚在一起唱歌、交流感情。

  “老年人退休后,应该培养一点兴趣爱好,让精神世界丰富起来,唱歌让人心情愉悦、身体健康,是个不错的选择。”陈坚平说,自己每天早上起床后必做的事情,就是听听歌、唱唱歌,或是弹弹钢琴,到了下午就和俱乐部、合唱团的好友们一起参加活动,或是给孩子们做免费家教。

  陈坚平退休前是梨洲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人向陈坚平讨教学习的技巧,希望对自家孩子有所帮助。看到身边的朋友有需求,陈坚平也十分乐意帮助他们。“‘注意、记忆、描述’,这是我总结出来的‘六字’学习法,任何功课的学习都离不开这六个字。”陈坚平说,2016年下半年开始,他萌发了办一个免费家教班的想法,“用自己的教学方法去帮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觉得很有意义。”陈坚平的免费家教班采取“一对一”教学,2个小时为一堂课,半个月上一堂课,每名学生上三堂课结束。并且教学内容不是辅导功课,而是采取谈话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的兴趣。陈坚平说,因自己精力有限,所以学生数量并不多,都是一些朋友的孩子,或是朋友介绍来的孩子,办免费家教班以来总共教了15个学生。

  作为东朝街社区“银辉”志愿服务大队的秘书长,陈坚平利用一技之长,发挥余热,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端午节包粽子、慰问辖区孤寡老人、关爱青少年教育……虽然“银辉”志愿服务大队成立时间并不长,但每次活动,陈坚平从不落下,并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志愿者参与活动。“陈老师热心公益、无私奉献,为我们社区文艺团队的打造、和谐社区的建设起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东朝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吴坚芬说。

  “每天唱唱歌、弹弹琴,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活动,我觉得生活很充实很开心,心态也年轻了!”陈坚平笑着说,做人不能虚度光阴,退休老人也不能闲着,要发挥余热,为社会贡献正能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