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余姚 > 旅游风采 > 旅游资讯
四明山镇“一体两翼”补好生态发展短板
发布日期: 2017-02-15 07:56 浏览次数: 字体:[ ]

  昨天,驱车来到四明山镇,一路上很难看到正在挖掘花木的村民以及前来装运花木的一辆辆大卡车,原来种有樱花、红枫等花木的山坡上,现在都种上了红豆杉、香榧树,以往这个时节到处可见的“瘌头山”现象已经不复存在。这是该镇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带来的可喜变化。自2015年启动该项工程以来,该镇已完成生态修复5600亩,高标准完成宁波市下达的任务指标。
  去年,四明山镇进一步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使命感,致力于资源保护、生态修复和产业转型,把旅游产业提升作为生态发展的“一体”,把花木转型升级和生态保护修复作为生态发展的“两翼”,协同并进,努力补好生态发展短板,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旅游产业提升方面,该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高山环境优势,继续大力做好避暑、养生、观光、旅游文章,积极打造森林民宿、村落民宿、文化民宿,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四明山,去年全年实现旅游收入64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引入社会资本承包经营“观唐6944”,经营者投资500余万元对山庄进行了基础设施提升和装修改造,使之成为目前全镇设施最好、功能最齐全的度假山庄。由台资企业敏实集团开发建设的鸿禧度假山庄民宿项目,计划总投资2.17亿元,去年开始复工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拥有12幢日式小别墅,内有暖气、壁炉、温泉等,旨在打造四明山区域内高端商务休闲、旅游度假项目,投入运营后预计年经营收入可达2000万元。此外,“农家乐”经营继续保持红火,总数达到近50家,规模、档次不断提升,现有床位1200多张、餐位3000多个,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花木种植的市场形势日益严峻,该镇及时引导农民走好转型升级之路,利用生态修复契机,在梨洲、茶培、北溪3个村建立了示范基地,已种植香榧270亩,全镇总种植面积计划达到5000亩,并将在大山村建设香榧加工基地,延长产业链;建立了红豆杉新品种基地,并与新昌一家医药公司建立购销合作关系,将红豆杉的枝叶用于制药,预计种植面积可达1万亩;探索实施“农转旅”,将一批复绿功能好、景观效应不错的地方打造成旅游观光基地,比如梨洲村小罗岗利用现有红枫樱花基地建设生态观光园,项目一期投资200万元,规划园区面积200余亩;引导各村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发展“一村一品”,在唐田村建立生态果园,引种车厘子、猕猴桃等特色水果,在茶培村种植乌竹,亩收入可达3000元,悬岩村的樱桃、大山村的白茶等传统特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有力地促进了强农富民、增收致富,去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8500元。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