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银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乡村农旅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您指出我市农文旅发展存在问题并提出的相关建议,为未来谋划和推动农文旅产业提升具有启发意义和操作价值。我们作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将充分吸纳并积极推动落实,现根据有关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市文广局等部门,答复如下: 序号 | 具体述求 | 答复内容 | 1 | 完善制度,加强产业要素保障 | 一是加强用地保障。2024年我们对接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制定全省首个《余姚市农业产业用地专项规划》,优先用于生态友好型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发展,其中用于休闲农业建设用地指标130亩,占比达20.6%,加强农文旅融合发展用地要素保障。目前我市正制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相关方案,将统筹农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加快休闲农业产业设施配套,优化发展基础条件。利用“农村产权交易超市”等平台,促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土地规模流转。二是加强资金保障。积极发挥“农信担保”作用,通过减免担保管理费、降低利率、多渠道贷款贴息等方式,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解决“担保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农文旅产业发展提供资金要素保障,累计担保超850笔,放贷金额超5.2亿元,共为农户节约融资成本超180万元。三是加强人才保障。聚焦“十路”人才,依托职业技能竞赛、乡村工匠培育等载体,全面排摸本土“新农人”,形成以“浙农英才”、乡村“头雁”、乡土专家、农创客等精准分类的人才库,并做到动态更新管理,目前入库人数达4564人,其中涌现了玥玡湾生态庄园毛柯翔、四明山耕农场王文艳、健九鹤农创园戚勇、大眼睛景区杜小威等一批农创客创建的网红打卡点,充分激发了青创力量。 | 2 | 挖掘特色,打造农文旅精品 | 多年来,我市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十分注重农文旅全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已成功创建成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宁波唯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香泉湾山庄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柿林村、中村村是“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郎霞梨花景观、四明山红枫景观是“中国美丽田园”,“梁弄红色古韵休闲之旅”精品线路上榜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推介,入榜省五星级农家乐2家(数量宁波大市首位)。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打造出了梁弄“特色小水果”、大岚“万亩高山云雾茶”、马渚“赏花摘果+垂钓休闲”、临山“江南葡萄沟”、三七市“梅乡竹海”、牟山“环湖休闲农业”、黄家埠 “红色通道生态休闲”、梨洲“绿水青山观光农业”、朗霞“千亩梨花”、泗门“万亩加工型蔬菜+美丽乡村”等十佳富有特色的休闲农业精品线,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 3 | 共建共享,擦亮农产品品牌金名片 | 实施农产品出村进村工程试点,一方面,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以“政府引导、市场运行、品牌发展”为原则,采用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规格、统一质量、统一品牌模式,开展“四明臻货”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指导和督促授权使用主体规范使用、提升品质,推进我市特色农产品精品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已精选了榨菜、茶叶、豆酥糖、年糕、碱水面、杨梅、葡萄等16大品类100余个产品,积极融入阳明文化元素,开发了“四明”(文明、光明、贤明、鲜明)及“日月星光”系列伴手礼盒,受到广大群众喜爱,并借以农博会、农民丰收节、杨梅节、柿子节等特色农事节庆活动举办为契机,加大“四明臻货”等区域公用品牌宣传力度。另一方面,注重企业个性化品牌发展,鼓励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挖掘特色、发挥优势,共享推广土特产品牌,充分发挥品牌聚合效应、光环效应,结合国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非遗申报、传统工艺振兴等项目,加强“大眼睛”“四明山耕”“玥玡湾”等企业品牌的曝光力度,持续擦亮农业品牌金名片。 | 4 | 支持创新,强化数字化赋能 | 一是支持发展数字农业。累计创建各级数字农业主体42家(数量居宁波大市首位),其中省级未来农场1家(横坎头未来农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1家,例如2024年,建成宁波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陆埠无土栽培植物工厂,投资额2500万元,占地43亩,年产优质蔬菜300吨;完成全民飞手、榨菜产业大脑数字化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行,农业数字化水平得以提升。二是加强平台推广。通过“美丽四明山”“余姚农博”“抖音”等互联网平台,打造农文旅产品直播带货、优惠促销等销售新模式,鼓励阳明文化与网络文化有机融合,创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潮流IP,助力我市杨梅、榨菜、甲鱼、茶叶等传统优势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市民奉上“好吃、好看、好购”的余姚农文旅大餐;利用线上大数据渠道和数字技术,精准了解消费群体诉求,掌握特色农产品投放销售重点区域市场消费情况,鼓励消费者通过线上平台进行购物评价和分享。三是加强农产品消费场景营造。今年余姚农博会全面实现由政府举办到市场化转型,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为促进农文旅融合,展会包含优质农产品、非遗、农家特色小吃、文化表演等内容,形式多样,产品丰富,规模达1.5万平方米,参展商家400余家,展销商品达3000余种,累计吸引了20万余人次逛展,销售额达4360万元。同时,还依托云闪付平台,安排专项财政资金(县级配套、宁波大市统筹600万元),首次开展农产品消费券发放活动,我市也组织了40余家优质农业经营主体参加活动,成效良好。 |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市文广局等部门,继续加大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掘我市特色农业潜力,加强“村村”联动、“村景”联动,注重与河姆渡农耕文化、姚江学者(余姚四先贤)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相结合,打造更多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农文旅品牌和亮点,促进我市农文旅产业品质化、主题化、个性化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感谢您对乡村农旅融合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万文彬,联系电话:59555296) 余姚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