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31号提案的答复 | |||||
| |||||
张龙杰委员: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培育“新农人”队伍 激活农村共富新动能的建议》已收悉。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建设高素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是破解农村发展瓶颈、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核心抓手,更是缩小“三大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您提出的“要坚持党管人才、深化产业运营、搭建服务平台和优化人才生态”等建议,对推进新农人“引育留用”全链条培育具有启发价值和指导意义,在此深表感谢!围绕提案建议,市农业农村局将贯彻落实省委“三支队伍”、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的决策部署,谋深做细“新农人”队伍培育,力求通过重点提案件办理全面构建“人才+教育+科技”的乡村人才振兴体系。现答复如下: 一、“新农人”培育情况 近年来,我市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全面实施现代新农人“姚振兴”和青创“最名邑”专项行动,出台《现代新农人“姚振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全链条开展“十路”人才引育,大力扶持引导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出多元融合的乡村新兴业态。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现代“新农人”4175人、农创客1297人,扶持大学生创业创新816人次,涌现出“四明山耕王文艳”“玥玡湾毛柯翔”“菜二代单鲁文”“黄金韵张龙杰”等一批青创“带头人”主要措施与成效有: 一是筑巢引凤聚人才。对青年人才创业项目在金融、用地、用能等方面尽可能给予优先支持,特别是今年,结合青创“最名邑”和新一轮产业发展政策,安排310万元用于乡创项目、土地流转和职称评定,安排200万元用于乡村运营师(团队)招引奖补,真正吸引一批人才来姚投资创业。同时,今年通过“甬江引才”工程,组织推荐“奥岚文旅”“健九鹤”2个农业领域创业创新团队,新引入6名博士人才投身乡村发展。 二是系统集成育人才。整合涉农院校、推广机构、田间学堂等乡村资源,分类分级开展农业技术、经营服务等培训,全市高素质农民及实用人才培训保持在每年2000人次以上,建成省级基层农民田间学堂7家,去年,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成功入选省级一类农民培训学校,开设了作物生产、园林、农机等农业专业,还建有近80亩的现代农业教育实验园,年培育涉农学生400余人,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输送大量本土人才。 三是搭建平台用人才。依托我市山水林田湖自然资源和特色农业产业优势,相继建成以茶叶、稻麦、石斛为代表的国家级科技小院3家。去年启动以梁弄镇为核心的“四链”融合集聚区建设,把“一带两轴四片区”的旅游发展框架和“一环四片五元素”的农业产业发展基调相结合,实现产业与项目一体布局、人才与创新相互赋能、资金与资源双向奔赴的“四链”融合发展。今年,我们又推进13家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建设,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开展战略合作,搭建校地协同育人平台,围绕现代农业、乡村文旅、电商直播等业态发展,增设青年入乡实习就业岗位50个,累计招引27人,打开青年返乡创业发展空间。 四是激励保障留人才。通过“赛展演会”、评优推先、选树典型等方式,激发乡村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比学赶超、正向激励的良好氛围。如去年玥玡湾的毛柯翔,带领一批90后、00后“新农人”农创团队,打造集中式“办公+居住+社交”孵化基地,先后打造“湖心岛咖啡”“星空露营”等10余个特色IP,成功创建省农创客共富基地。目前,全市已推荐部级“头雁”培育54人、“浙农英才”6人、认定宁波市拔尖人才4名、余姚乡土专家77人,我市农机手朱涛、水产专家马建波等“新农人”在全国农技大赛中斩获佳绩,为乡村发展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二、下步落实提案举措 “新农人”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正如提案指出的,我市乡村人才队伍在人才储备、队伍建设、服务发展等方面上仍然存在一定问题短板,下步计划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党建引领抓治理。积极对接组织部门,以新时代“领雁工程”计划为核心,围绕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推进村党组织书记等后备力量培育行动,每个村动态储备不少于2名青年后备人才,实现新老“传帮带”。分层分级开展村干部乡村振兴专项培训、乡村治理能力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培训300人次以上。实施农村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和带头致富、带领创富带动共富“三亮三带”行动,让村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 (二)品牌兴业促融合。以“余山姚水、红旅智造”发展轴建设为契机,纵深推进美丽产业与美丽乡村的有机融合,加快梁弄镇“四链”融合集聚区创建,推进13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创建,重点围绕村集体增收,试点招引10个左右乡村运营师(团队),同步落实2个以上青年乡创项目,打造“余姚杨梅”“余姚榨菜”“大横坎头片区”“新乡邻经济发展片区”等一批具有余姚辨识度的“土特产富”“和美乡村”智富品牌。 (三)强化服务育新人。健全乡村“十路”人才发展服务体系,开展农业农村人才分类认定,开展高素质农民、乡村实用人才、“导师进坊”等素质素养培训3000人次以上。完善“以赛代评”“以赛代训”机制,推荐参加“农民画师”“土特产直播带货达人”“农业技能比武”等赛事。推动劳模评选、“两代表一委员”等向乡村人才倾斜,褒扬激励、选树推介先进典型,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片”的雁阵效应。 衷心感谢您对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关心,同时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多给我们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金利滔,联系电话:89555355) 余姚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27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