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信息 > 批后公告 > 城乡规划编制
《余姚市低塘街道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后公布
发布日期: 2025- 07- 24 16: 41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余姚市低塘街道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由余姚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以公布。

01、总则

1.1规划背景

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形势下,随着“多规合一”工作的推进、余姚“十四五”规划提出新发展目标、余姚市工业集聚区规划的落实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对于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和实施已发生了明显变化。

为进一步深化完善上位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和提出的发展要求,为明确低塘街道核心区块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合理利用土地,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控制和引导区域内的各项建设有序开展,并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的要求,特特制定《余姚市低塘街道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1.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

(3)《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条例》(2024);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5)《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2023);

(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

(7)《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暂行规定》(2008.7);

(8)《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08.7);

(9)《宁波市建设工程停车配建指标规定》(修订);

(10)《余姚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6);

(11)《余姚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07);

(12)《余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13)《余姚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框架》;

(14)《余姚市工业集聚区规划》(在编);

(15)《余姚市产业发展及布局规划(2020-2035)》;

(16)《余姚市污水工程专项规划修编(2022-2035)》;

(17)《余姚市低塘街道河道规划》;

(18)《余姚市低塘街道梁周线周边地块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19)其他相关规划

1.3规划范围与期限

本规划区位于低塘街道中部,具体范围为北至许家堰路,西至梁周线,南至三多桥江,东至城镇开发边界(镇南路西侧),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50.12公顷。

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余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保持一致,规划基期年为2023年,规划期限为2024-2035年。

02、功能定位、规划策略、控制规模和规划结构

2.1功能定位

姚北副城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行政商贸、公共服务及居住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城区。

2.2规划结构

规划构建“一带两轴、双心三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带”:沿中江的滨水景观轴

“两轴”:沿新堰路和镇南路的城镇发展轴

“双心”:低塘街道商业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

“三组团”:低塘街道西部居住组团、东部居住组团和南部工业组团。

03、控制单元

3.1控制原则

在控制单元中提出总量控制、分量平衡、弹性开发的管控要求。

3.2单元划分

将规划片区划分为2个控制单元,单元编码分别是DT02-01、DT02-02。

3.3控制规模

(1)人口规模

规划总人口为1.40万人。

(2)用地规模

规划城镇建设用地119.97公顷(不包括水域面积9.12公顷,农林用地面积21.03公顷,),占总用地150.12公顷的79.92%。

3.4控制内容

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150.12公顷,总建设容量146万平方米;规划总人口约1.40万人。在建设过程中,每个控制单元的总建设容量不得突破。

04、用地规划

4.1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44.77公顷,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37.32%,人均居住用地面积约30平方米。其中,二类城镇住宅用地35.80公顷,城镇社区服务设施用地0.29公顷,商住混合用地8.68公顷。

4.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5.97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4.98%,主要包括机关团体用地2.33公顷,科研用地0.79公顷,文化体育用地1.16公顷,教育用地1.02公顷,社会福利用地0.67公顷。

4.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65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21%,主要包括商业用地0.64公顷,商业商务用地2.01公顷。

4.3工业用地

规划工业用地33.19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27.67%,均为一类工业用地。

4.4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规划交通运输用地19.91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16.60%,其中城市道路用地19.52公顷,社会停车场用地0.39公顷。

4.5公用设施用地

规划公用设施用地0.17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0.14%,其中广播电视用地0.17公顷。

4.6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

规划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13.319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11.09%,其中公园绿地11.66公顷,防护绿地1.65公顷。

0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1配套原则

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结合低塘街道实际情况以及低塘街道人口规模及规划控制单元划分,公共服务设施按“五分钟生活圈”进行配置。

5.2配套要求

本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按配套类别进行配置,主要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贸、社会福利、社区服务以及市政公用七项设施。

5.3基础教育设施配置

对接国空公服专项规划,更新配置标准,基础教育设施配置基本按幼儿园35‰的标准进行计算。

06、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

6.1绿地系统

绿地主要由公园绿地、防护绿地构成,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布局方式,规划总面积13.31公顷,其中公园绿地11.66公顷,防护绿地1.65公顷。

(1)公园绿地

规划区内设置三处集中公园绿地,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分别为:

口袋公园——结合现状绿地设置公园绿地,提高城市景观品质。

文化公园——延续原有文化公园主题,丰富文化内容,扩展公共文化空间。

生态公园——结合滨水绿地打造社区公园,设置供市民使用的健身场地。

沿水系规划滨水绿地,作为公园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沿中江控制20米宽绿带,沿许家堰江控制15米宽绿带,沿三多桥江控制10米宽绿带,沿南横江因建设原因道路红线允许侵占部分绿地。

(2)防护绿地

规划区内防护绿地主要为道路防护绿地,沿梁周线两侧设置18米宽防护绿地。防护绿地设置对于保护规划区的环境景观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6.2水体系统

主要包括向中江、南横江、许家堰江、三多桥江四条河流,规划水域9.12公顷。

6.3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公共活动的聚集点,本区开放空间主要为两个层次,开放空间廊道和重点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廊道包括中江滨水景观带、许家堰江滨水景观带和三多桥江滨水景观带。重点开放空间包括商业中心、沿路底商。

07、道路交通规划

7.1道路等级

规划范围内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

7.2交通设施

规划范围内布设5个社会公共停车场(库),其中3个结合公园绿地设置,1个结合商业地块设施,1个为独立停车场。

08、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8.1给水工程

(1)需水量测算

经测算,至规划期末,本规划区规划需水量为6253.3吨,变化系数以1.3计,则平均日用水量为4810.2吨。

(2)供水设施规划

根据根据《余姚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修编》(2022-2035),规划本规划区用水由马渚、渚山水厂和姚北水厂联网供应,水源为四明湖水库。

8.2排水工程

(1)排水体制

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雨水工程

本规划区的规划建设以不对水生态造成严重影响为原则,雨水径流控制标准主要为综合径流系数的确定,一般按不超过0.6进行控制。

(3)污水工程

①污水量预测

本规划区平均日污水总量为3454.7吨/日。

②污水设施规划

污水由城市道路上d300-d400的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新洋公路上d400的污水干管上,,然后排入低塘街道污水泵站,经提升后排入小曹娥污水处理厂。

8.3电力工程

(1)负荷预测

本规划区用电负荷为1.68万千瓦。

(2)变电所规划

本规划区电网等级采用110KV/10KV/380V三级。

根据用电负荷预测和电力部门相关规划,本规划区不设置110kV变电站,本规划区用电由外围的110KV低塘变和110kV平桥变提供。

8.4通信工程

(1)装机量预测

规划电话装机门数为0.73万门,移动电话2.08万门,宽带用户0.80万户,有线电视0.56万户。

(2)通信管网规划

本规划区现状无电信局,通信主要依靠外围的低塘街道电信支局。

8.5燃气工程

(1)用气量预测

本规划区天然气用气总量为310.35万立方米/年。

(2)燃气管网规划

本规划区燃气管网采用中低压二级管网系统,管道管径De110-De160之间,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输配管道采用环状与树枝状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8.6 环卫工程

(1)生活垃圾

规划依据《余姚市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2021-2035)》,本规划区不单独设置垃圾中转站,区内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至镇垃圾中转站(现状)进行处理。

(2)公共厕所

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的公厕应对外开放。公共厕所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应符合市容环境卫生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09、防灾规划

9.1防洪排涝

防洪标准:50年一遇。

排涝标准: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当天排出不受淹。

9.2消防

本规划区内不新增消防站。消防用水可由给水管网系统供给,并积极利用河道等天然水源,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本规划区由低塘街道全域统筹消防救援安排。

9.3抗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规定,本规划区地震动参数为0.05g(VI度),新建和扩建工程按此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10、地下空间及人防规划

10.1地下空间布局

通过分析研究各种因素对地下空间资源做出评价,将本区地下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一般开发区域两个类别,并且对地下空间的重要节点提出开发引导和建议。同时,根据《余姚市人民防空专项规划》(评审稿),结合地下空间,设置人防设施。

10.2人防工程规划

本规划区属于余姚市中心城区,经测算新增民用建筑按结建政策的人防工程应建量约4.61 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用地配建量为3.25万平方米,其他用地配建量为1.36万平方米。

(1)人防警报设施规划

规划区规划设置2 处报警设施,一处位于文化公园,一处位于规划工业邻里中心;警报设施服务半径未及区域依靠周边地块警报设施,规划区音响覆盖率达到100%。

(2)人防疏散线路规划

规划区内规划设置2处集散点,一处位于文化公园,一处位于规划工业邻里中心,并且符合相关人防技术标准。

结合人防集散点分布,规划区内梁周线、新堰路、镇南路和新洋公路等为区内逃生通道。

规划区内的地下停车场等地下空间开发应兼顾人民防空需要。

01规划结构图.jpg02用地规划图.jpg03控制单元图.jpg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