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生日快乐! | |||||
——写在余姚撤县设市四十周年成果展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之际 | |||||
| |||||
7月16日,是余姚市无比重要的一天。 1985年7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余姚撤县设市。这一历史性的变革,如同一座里程碑,开启了余姚发展的新篇章。而这一天,也正式成为了余姚市的生日。 由“县”到“市”,于一座地方小城而言,意义非同寻常。看似只是一字之变,但其背后是整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全方位变革,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希望。也正因此,这一天后,大家都在期待一个万象更新的余姚,一个乘“市”而上的余姚。 这座小城没有让人失望!历时40载,从传统的农业县,到成长为GDP超1600亿元的县域经济强市,余姚人民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发展业绩,实现了从基本温饱迈向共同富裕、从农业大县转向工业强市、从传统城乡跨向现代城市的三个重要历史性跨越,俨然成为了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鲜活样本,创造了属于“东南最名邑”的卓越成就。 对于有着7000年历史的余姚来说,40年只是历史长河的沧海一粟。但我们仍然要选择其中的重要节点、重要维度进行总结,因为一个地区的发展道路,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认真研究和总结这耐人寻味的40年,我们可以发现: 这是赶超发展的40年,我们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工业智造能级跃升、服务业蓬勃发展。全市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增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长期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 这是改革开放的40年,我们从1985年的5133户工商企业,发展到目前有超19万户经营主体;对外贸易伙伴从最初的70余个,发展至如今的205个,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095.14亿元。 这是日新月异的40年,我们坚持扮靓城市面貌,三江六岸焕然一新;坚持推进乡村振兴,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村庄整治改造工程;坚持升级基础设施,全市公路总里程提升至2049.58公里,位居宁波第一;坚持改善生态环境,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市、省环保模范城市、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这是以人为本的40年,我们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实现普惠兜底、医疗水平得到持续提升、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社会治理水平大幅跃升,连续15次荣膺“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这是精神富裕的40年。我们的河姆渡遗址享誉中外,井头山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阳明文化、河姆渡文化入选现象级省域文化标识,城市社区基本完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现全覆盖。 数据或许枯燥,但它直观地展示了余姚撤县设市40年来的成就。而比数据更为深远的,是全市上下拼出“余姚速度”的精气神——大家万众一心,绘就了一幅物阜民丰的和谐画卷,书写了一座城市的精彩蝶变。 40年初心不改,40岁生日快乐!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余姚当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加速转动变革的指针,全力书写更加动人的余姚故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