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 07- 01 10: 15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信息来源: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索引号 | 739458829/2025-64561 | ||
组配分类 | 公告公示 | 发布机构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生成日期 | 2025-07-0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体裁分类 | 公告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余姚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开交流工作人员公告 | |
因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需要,决定公开交流部分工作人员到相关岗位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公开交流的岗位、指标及要求(详见附件1) 二、公开交流的范围对象 (一)公务员(参公)岗位:符合交流岗位相关要求的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 (二)事业岗位:符合交流岗位相关要求的事业人员。符合岗位要求的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本人自愿交流至事业单位的,也可报考事业岗位。 三、公开交流的资格条件 参加公开交流人员除须符合报考岗位所需资格条件要求外,还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 (二)历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合格)及以上等次。 (三)新招录招聘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应满2年;新招录招聘的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报考市直单位或城区街道相关岗位的,在乡镇街道累计工作应满5年。 (四)转任(交流)后再次参加交流的,在新单位工作应满2年。 (五)新提任单位中层职务的,任职应满1年。 (六)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七)符合招录、招聘公告明确的服务年限要求。 (八)符合人员转任、交流回避制度。 四、公开交流的程序和办法 公开交流工作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采取公开报名、统一考试、考察和择优交流的办法进行。 (一)报名 时间:7月10日一天(上午9:00-11:30,下午2:30-5:00)。 地点:余姚市人社局一楼大会议室(保庆路128号)。 办法:报名者持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境外学历须取得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书)、交流岗位要求的资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交流岗位要求的相关工作经历证明(附件3)、党员身份证明(仅限要求中共党员岗位)、近期免冠1寸照片2张、《余姚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开交流工作人员报名登记表》(附件2,一式两份),现场报名并接受资格审核。 经资格审核合格的报名人数与交流指标不足2:1的,取消岗位指标,报考人员可在取消公告发布后的规定时间内改报符合条件的其他岗位。 (二)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笔试。资格审核合格人员入围笔试。笔试满分为100分,闭卷考试。笔试主要测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笔试具体时间、地点详见准考证,准考证领取时间将另行通知。 面试。各岗位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交流岗位指标以1:3的比例(比例内最后一名分数并列者全部入围,不足比例按实际人数)确定面试对象。面试注重对应试者能力素质、个性特征和岗位适应程度等方面的测评。面试满分为100分,不足60分者淘汰。 面试对象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面试的,视作放弃面试。因放弃面试而空缺的名额不予递补。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考试成绩合成:考试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 报名后经资格审核合格人数与交流岗位指标之比未超过6:1的岗位,直接入围面试,面试成绩即为考试成绩。 (三)考察 面试合格人员入围考察。各岗位根据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交流岗位指标1:1的比例(考试成绩并列的,以笔试成绩高者排列在先。如笔试成绩仍并列,则增加客观题测试,得分高者排位在前,下同。)确定考察对象,交流单位对考察人选进行全面考察,主要考察德才表现、交流资格条件以及身体状况等。如考察中发现有不符合交流条件、不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或弄虚作假者,取消交流资格,并对有关问题按相关规定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因放弃考察资格或考察不合格而空缺的交流指标,在本岗位入围考察人员中按考试成绩依次递补。 (四)转任(交流) 考察合格者为拟交流对象。经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的,报市委组织部或人力社保部门同意后,按有关规定办理转任、交流手续;有异议的,经核实如不具备交流要求的,取消交流资格并不再递补。 本次交流,如无合适人选,允许交流岗位空缺。 五、其他相关规定 (一)有关交流要求及事项,请仔细阅读本公告。参加公开交流者,须经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同意; (二)交流的范围、对象、条件及岗位所要求的学历、任职资格、工作经历等均包括以上层次; (三)工作、任职时间计算截止2025年7月1日,按满12个月为1年计算; (四)报考人员每人只能报一个岗位,一经报名并通过现场资格审核不得改报,多报无效并取消报考资格; (五)报名资料须在报名时一次性提供,如缺少或不能提供相关有效资料而影响现场资格审核的,作不予报名处理。报考者本人确有特殊原因可委托他人代报,但还需带被委托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现场报名与现场资格审核,仅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逾期一概不予受理; (六)如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交流到事业岗位的,将按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不再具有公务员(参公人员)身份; (七)根据《公务员转任规定》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原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上职级的公务员(含参公人员)转任至新单位后需在规定职数内重新确定职级; (八)原担任中层及以上职务的干部转任(交流)到交流单位后,按相关规定重新确定职务及待遇;事业人员须根据交流单位的聘用细则及岗位空缺情况重新认定、聘任岗位等级,确定相关待遇。 咨询电话: 0574-89282337(市委组织部); 0574-89554837 89554703(市人社局)。 附件:
中共余姚市委组织部 余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1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