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治市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 2025- 03- 30 09: 43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朗霞街道
索引号 002975290/2025-63252
组配分类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机构 朗霞街道
生成日期 2025-05-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朗霞街道2024年度法治建设主要工作情况和2025年度工作安排

2024年,我街道根据市委市政府法治余姚建设工作安排部署,按照《2024年法治余姚(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细则》工作要求,始终围绕全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坚持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不断规范街道机关行政行为,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工作,促使街道法治政府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健全机制。建立健全党工委书记挂帅、政法委员牵头、其他党政领导参与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并于年初召开法治政府工作专题会议,确保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全体班子成员依托中心组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年组织领导班子集体学法1次,举办学法专题讲座1场,党政主要领导于年末作了述法报告,全面提升了干部依法治街意识和能力水平。根据街道实际情况,建立了行政复议制度、行政应诉方面相关的方案,一年来,未发生以机关办事处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全年未发生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因违反法律规定被撤销或责令修改的情况。

(二)开展法律服务。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行政复议申请站点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辖区法律援助、行政复议申请。今年以来,共接受群众法律咨询100余件,当面接受、指引、协调行政复议申请3件。合法性审查实现全覆盖,今年以来,共开展合法性审查35件,其中重大行政执法案例1件。全面落实村法律顾问制度,完成对律所年度考核。与2个律师团队签订协议,实现14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开展咨询、讲座等活动共20场。发挥村法律顾问、“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网格员的队伍作用,深入开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各类普法活动30余次。

(三)提升执法能力。全力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25名下沉人员全部到岗到位,形成“1+8”模式的最大合力。朗霞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依托浙江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认领赋权事项520项,认领执法检查事项313项,赋权事项实施率已达51.54% 。以执法办案为抓手,打造文明朗霞,全年查处并作出处罚决定的案件312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201件,简易程序案件111件。开展联合执法6次,实现多部门联动,减少扰企扰民。不断充实执法人员力量,新增12人成功考取省行政执法证。

(四)创新社会治理。以调解机制的优化为先导,深入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一是优化五级调解机制。人民调解形成“简易矛盾由片组调解、一般矛盾由村(社区)调解、疑难矛盾由司法调解、较大矛盾由综治调解、重大矛盾由领导调解”的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06起,其中书面调解85起,调解成功率100%。二是优化多元调解机制。对涉及治安、劳资、涉军等多个领域的矛盾纠纷,发挥街道职能部门和司法所、法院的作用,采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元调解方式,严防因矛盾纠纷激化引发“民转刑”案件。三是优化网格调解机制。发挥一中心、四平台、一张网的“141体系”作用,坚持每月一次的矛盾纠纷网格排查机制,确保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解。构建“两网融合”的矛盾纠纷调解平台,采用“网格化网络+人民调解网络”互相融合的模式,形成矛盾纠纷快速调解机制。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随着“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等工作的推进,赋权事项涉及条线多,从专业执法到全科执法跨度大,仍需要较长时间来学习业务、积累执法经验。 

(二)普法宣传有待强化。宣传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要更接地气。宣教对象要进一步拓展,面向辖区全覆盖。

(三)相关制度有待完善。在重大决策征求意见、深入推进合法性审查等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等情况,需进一步完善制度管事、依法办事的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下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法治工作机制。将法治工作纳入党工委每月议题,与其他中心工作同步研究、同步推进。明确法治工作由专人负责,并将法治工作经费纳入街道财政预算。对照《法治余姚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全面理顺街道职能部门与司法所的分工和职责。

(二)进一步加大法治教育力度。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和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法律学习氛围。强化监管机制,落实各项制度,形成按章办事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 “12.4宪法和法制宣传日”、学法用法考试等活动契机,组织党员干部学法用法,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法律权威。

(三)进一步深化法治宣传途径。加强法治文化与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发挥微信、短视频、微博等新媒体优势,开展公益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宣传,初步形成“舆论全覆盖、媒体全联动”的基层法治文化传播态势。广泛开展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积极举办法治书画、法治漫画、法治摄影等作品征集、评选、展示活动,激发广大群众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热情。

(四)进一步抓好法治队伍建设。有针对性、经常性、多渠道地对全街机关干部、村(社)工作人员、驻街科所队,进行部门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进一步突出抓好公正执法、纪律作风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队伍的业务素质、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适应依法行政的新要求。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