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2025年1-2月食品抽检情况 | ||||||||||||||||||||||||||||||||||||||||||||||||||||||||||||||||||||||||||||||||||||
| ||||||||||||||||||||||||||||||||||||||||||||||||||||||||||||||||||||||||||||||||||||
2024年12月24日至2025年02月23日,余姚市农业农村局、余姚市市场监管局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开展抽检,共收到食品检测报告358份,不合格6批次;市场快检529批次,全部合格。监管部门对抽检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已立案,并将严格依法依规处理。1-2月抽检结果具体如下: 在种植养殖环节,蔬菜27批次、水果1批次、猪尿80批次,牛尿40批次,水产1批次,共计149批次,全部合格。 在生产环节,蔬菜制品、粮食加工品、水产制品、酒类等5类品种共8批次,全部合格。 在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粮食加工品、肉制品等4类食品共55批次,1批次不合格。其中1批次腊鸭腿为诱惑红项目不合格。 在餐饮环节,食用农产品、粮食加工品、速冻食品、调味品等5类食品146批次,5批次不合格。其中2批次大葱为噻虫嗪项目不合格;1批次青线椒为毒死蜱项目不合格;1批次线椒为噻虫胺项目不合格;1批次小白菜为毒死蜱项目不合格。 在市场快检中,抽检水产品、熟食制品、酱腌菜类、蔬菜等其他类食品共529批次,全部合格。 关于部分不合格项目的说明 安全指标说明: 一、诱惑红 诱惑红别名艳红、阿落拉红,属于合成着色剂,在食品工业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可用于糖果包衣、炸鸡调料、冰淇淋、肉灌肠、西式火腿、果冻、饼干夹心等。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诱惑红在腌腊肉制品中不得使用。不合格可能的原因主要是生产经营企业为增加产品品相或弥补原料品质较低而超范围、超限量添加,也不排除个别产品掺假的可能。 二、噻虫嗪 噻虫嗪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的杀虫剂。能被迅速吸收到植物体内,并在木质部向顶传导。防治蚜虫、粉虱、蓟马、稻飞虱、稻褐蝽、粉蚧、蛴螬、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跳甲、金针虫、步行虫、潜叶虫和一些鳞翅目害虫。可用于茎叶和土壤处理的主要农作物有芸薹属作物、叶菜类和果菜类、马铃薯、水稻、棉花、落叶果树、咖啡、柑橘、烟草和大豆;种子处理主要用于玉米、高粱、谷物、甜菜、油料油菜、棉花、豌豆、蚕豆、向日葵、水稻和马铃薯。也可用于动物和公共卫生,防治蝇类(如家蝇、厕蝇和果蝇)。大鼠急性经口 LD50 为 1563mg/kg,急性毒性分级为低毒级。烟碱类杀虫剂。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心跳过速等。食用食品一般不会导致噻虫嗪的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嗪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噻虫嗪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三、噻虫胺 噻虫胺属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内吸性、触杀和胃毒作用,对蚜虫、斑潜蝇等有较好防效。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胺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水果中噻虫胺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四、毒死蜱 毒死蜱又名氯吡硫磷,是一种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具有良好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毒死蜱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毒死蜱在青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青菜中毒死蜱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未降解至标准限量以下。 附件: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一览表
余姚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03月10日 附件: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一览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