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治市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 2025- 01- 10 09: 32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低塘街道
索引号 002975303/2025-00222
组配分类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机构 低塘街道
生成日期 2025-01-1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报告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2024年度低塘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今年以来,低塘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上级关于法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全街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聚焦旗帜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压实责任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任双组长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负责主抓,党政综合办工作人员落实,各村(社区)也成立相应的组织,并组建法治宣传志愿者、普法讲师等队伍,共同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工作。二是落实任务。根据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工作部署和要求,梳理形成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在街道党政联席会议等班子会议中进行专题研讨,由街道主要负责人统筹推进全年法治建设工作;并根据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工作举措,逐项抓好落实。三是抓实学法。健全完善街道学法用法制度,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充分利用党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等载体,组织开展各类学法活动,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以及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每年开展集体学法不少于4次。

(二)聚焦依法行政,持续增强行政效率和公信力。一是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专门配备集中办公场所,实施检查事项268项,贯通双平台14个领域,计划检查率、亮码检查率均达到100%,位列全市前列。办案处罚309其中,普通程序办件量209件,简易程序办件量100件,共涉及26个事项,覆盖9个条线,网上办件占比100%。办理简案快办类案件67余件,涉及5个事项,覆盖3个条线。二是从严推进合法性审查。成立由街道党政综合办、司法所、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等多种审查力量相互补充的基层法治审核机构,制定下发《关于做好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的通知》,明确合法性审查范围和内容,针对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行政机关合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等事项,制定并细化合法性审查清单,规范审查流程,严格按照规定依法办理,推动合法性审查工作关口前移,切实防范法律风险。目前已审查行政机关合同、规范性文件、村规民约等135三是坚决贯彻民主决策制度。专门设立四个一会议制度,即每周一次书记办公会、每月一次班子联席会、每季一次村(社区)书记例会、每年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对涉及人事任免、项目资金安排等重大事项决策,实行集体研究、民主商议,广泛征求意见,依法依规处理。制定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编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配套制度。四是持续加强法律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法律顾问专业经验和实践优势,为街道推进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法律意见。加强公职律师和行政执法证申领,街道现有公职律师1名,法律顾问3名,执法证持证人员83

(三)聚焦法治为民,推动形成社会治理法治化格局。一是法治宣传教育深入人心。紧扣街道中心工作和法治低塘建设,结合八五普法、千古高风·绚丽低塘文化节、安全生产宣传月、禁毒宣传等系列活动,定期开展每月一法和特定法治教育主题日普法宣传,发动法治副校长、普法联络员、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等队伍力量,创新法治专题讲座、主题宣传、线上培训、专家坐诊等方式,全面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乡村等活动,切实把法治理念送进大街小巷,将法治文化深入田间地头,已组织主题法治讲座30余场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1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辐射群众3万余人。二是矛盾纠纷调处就地化解。以矛盾纠纷诉前化解为特色,强化一中心四平台建设,优化整合矛调中心、综治办、司法所、各村社等多方力量,加大诉源治理力度,构筑起以网格员为基础,12个村(社区)调委会为主体,三片区老娘舅调解工作室为平台,诉调、警调、访调多方联动的金字塔型诉源治理模式,建立健全即接即办、教育疏导、会商研判、协调办事、公开监督及评价回访机制,实现工作高效协同、闭环管理。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每月下访接待制度,积极推进信访事项代办制,创新打造舜耕老娘舅调解室”“低塘街道婚姻家庭调解室等特色品牌,完善信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依法依规分类处理群众诉求,有效降低行政争议案发量和败诉率。成功创建第二批省级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三是公共法律服务优质高效。整合全域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打造以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为大本营,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为站点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充分发挥村法律顾问的专业作用,开展各村法律明白人1+N结对培训,提高法律明白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截至以来,街道共计受理公共法律咨询60件,各村共计受理公共法律咨询48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件。四是法治乡村建设卓有成效。深化党建+网格模式,强化前哨支部建设,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善治村、美丽乡村创建为契机,发挥党组织书记领头雁、乡贤、致富带头人示范作用以及村民主体作用,推进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创新村民协商议事形式,积极推行三务公开”“村民说事”“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基层治理民主化、规范化、现代化。街道现有省级民主法治村8占村社总数的75%五是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指南和信息公开审查等相关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和政务舆情处置机制,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开展,同时严格按照程序及时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今年已主动公开政务信息28条。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队伍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工作的推进,相关执法人员下沉、执法事权下划,执法力量还不够充足,特别是法治审核力量不足。相关执法人员以及法治审核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还需不断加强、持续提升。

(二)依法行政水平有待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机制不断完善,但是在深入推进合法性审查、政务公开、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的过程中,还存在相关制度落实、执行不到位的情况,经常性的监督还不够,要进一步理顺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制度体系,持续完善制度管事、依法办事的机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普法宣传氛围有待进一步造浓。每年街道都会组织普法宣传,但是宣传教育的形式、载体还不够丰富,目前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宣讲、发放普法资料、悬挂横幅等为主,群众参与度较低。普法学习活动和教育宣传形式还要进一步创新,宣教对象还要进一步拓展,法治氛围还要进一步造浓。

三、2024年街道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上级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牵头召开专题会议定期研讨,分级层层压实责任,分项细化落实任务,分类抓实全员学法用法,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开展合法性审查,推行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依法科学决策水平。对涉及人事任免、项目资金安排等街道三重一大事项,始终坚持集体讨论、民主决策,注重发挥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有效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运转。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持续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性学法用法,提升工作人员法治能力。全面系统研读《行政法》《行政复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全市近几年败诉败议的典型案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时效意识和接受监督意识,深化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要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做好机关工作人员执法证申领工作,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日常管理,切实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能力、专业法律素养以及依法行政水平。

(二)持续加强依法行政管理。强化合法性审查工作,提升行政行为规范化建设。针对街道行政争议较为集中的拆违、土地征用等领域,要充分发挥好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司法所作用,开展合法性审查工作,多听取法律意见建议,保障决策事项于法有据、决策程序依法履行、决策内容依法合规,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机制运行,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同时,要发挥好街道矛调中心作用,开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受理前调解工作,强化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努力实现行政争议双下降目标。

(三)持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以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节点为依托,以机关干部、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等为重点普法对象,充分利用已有的法治公园、民法典公园、文化长廊、书香礼堂等阵地,发挥法治副校长、普法联络员、普法志愿者等队伍作用,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法治直通车进村下企等方式,直观形象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人人关心法治、人人参与法治的良好氛围。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