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规划总结
索引号 69507032X/2024-81712
组配分类 规划总结 发布机构 余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生成日期 2024-08-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公告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成效不断显现。统筹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和规范行政执法队伍人员编制管理试点工作。实行全域精准赋权新模式,加强市执法指导办和市执法指挥中心建设,出台执法改革13项配套制度等。做实做强镇街执法队伍,指导全市21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实体化专职化执法队伍。推动属地健全任务牵引机制,出台基层执法队队房建设指导标准和执法装备指导目录,加大对业务用房、执法车辆、数字化装备等方面的规范性建设。市执法指挥中心“三化”运行机制获全省最佳实践案例,“融合基层管理重塑行政执法体系”获评法治宁波建设最佳实践项目。

(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文明城市创建为主线,以迎亚运三大提升为重点,以“深耕街区、扮靓家园”行动为抓手,全面开展“一跨十乱”常态化整治和“解难题解民忧”执法行动,全力推进城市品质提升,获评2023年度宁波市市容环卫杯行业考评综合优秀单位。新创出一批省市级高品质示范街区。累计规范“一跨十乱”等一批问题,深化环卫保洁一体化机制,用好监督考评等手段,推进公厕提质创星行动。

(三)城管领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不断推进。小曹娥工业区垃圾治理案例入选省环保厅典型案例,原应急生活垃圾填埋场、桐张岙生活垃圾填埋场顺利完成整治。全年完成29座生活垃圾中转站改(扩)建任务。推进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开展建筑装修(大件)垃圾收运处置“扩面提量”行动。

(四)重点专项攻坚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持续深化“拆违治乱”攻坚行动,推进“无违建”创先争优、“四不”违法建筑、“园中园”“厂中厂”违建专项整治等行动。建立健全防违控违长效机制,新增违建管控、存量违建去化、创先争优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获评2022年度省无违建创先争优示范县(市、区)。持续巩固深化居住小区分类成效,全市“一栏二图三点四桶五机制”规范落实率达到90%以上,成功创建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40个(含民生小区12个),示范片区3个,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锚定一流目标,在全省攻擂比武上争前列。坚持以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为目标,对标省市部署要求,对表改革进度安排,强化比学赶超,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掀起大比武热潮。坚持监管与引导并重、处罚与教育并举、规范与服务并行,提升服务质效、创新监管模式、强化监督整治,努力实现行政执法效能最大化、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最小化、为民服务效益最优化。对照上级考核要求,完善督导通报、考核评价、滞后约谈等“三项机制”, 强化专人负责、专岗监测、每日分析、定期晾晒、跟踪问效等“五项举措”,力争高分通过改革核验。

(二)拼出一流业绩,在赋能基层治理上强实效。深化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进一步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做强“一个中心管指挥”,全面加强市镇一体化全覆盖的行政执法指挥体系建设,实现工作任务“一贯到底”、工作力量“一呼百应”,完善行政审批、业务监管、综合执法部门之间协同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工作合力。做实“一支队伍管执法”,推动属地建立健全“季分析、年评估”机制,加快完善赋权执法事项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赋权执法事项精准下放、有效实施。做深“一套机制管规范”,加强街镇监管执法计划统筹,强化市镇街两级联合专项检查。深化落实“综合查一次”,聚力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通过预约式指导抓实“前延”, 纵深推进丰富“中拓”,结果导向助力“后伸”,同步推进全量赋码、亮码检查、查后督查,推动行政检查更加规范、更加精准、更加高效。

(三)保持一流水准,在解难题解民忧上下真功。坚持抓专项、促整治。聚焦社会民生热点,明确“甬有碧水”、安全生产等13大项18小项执法任务,有序推进各类执法整治。坚持抓重点、盯关键,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要时段,通过早排查、早发现、早预警、早介入、早处置,变末端执法为源头管控,守牢基层治理底线。坚持保民生、解民忧,完善日常巡查制度,深化“综合执法进小区”机制,畅通线上线下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违法问题及时发现依法查处机制。

(四)提供一流服务,在助力营商环境上出实招。强化行政检查计划统筹,加大行政检查计划统筹力度,完善年计划、月安排、周执行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统筹检查计划、提升检查效率。是强化行政合规指导,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通过“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推动跨部门开展联合集成的合规指导、风险提醒,助力企业全面合规。探索综合监管“一业一册”告知制度,推进产业合规指引与重点监管事项有机结合,切实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集成行政检查简约高效。健全综合监管工作机制,健全争议协调机制,进一步拧紧筑牢监管执法链条,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推广“三书同达”。加大执法监管“一件事”场景实战应用力度。

(五)创造一流环境,在拆违治乱攻坚上勇作为。严控新增“零增长”。严格落实职能部门和属地单位的四级网格巡查工作体系,按照快速处置原则闭环处置到位,确保新增违建“零增长”。加快消减“去存量”。继续运用清单化管理、不定期督查、定期考评等工作做法,协同推进“拆违治乱”工作。科学合理用好拆除、补办、没收、登记备案等处置措施,加快“存量去化”进度。拆改结合“出实绩”。研究制定创建计划并指导属地单位开展创建工作,纵深推进“无违建”创先争优工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