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2024年5月食品抽检情况 | ||||||||||||||||||||||||||||||||||||||||||||||||||||||||||||||||||||||||||||||||||||||||||||||||||||||||||||||||||||||||||||||||||||
| ||||||||||||||||||||||||||||||||||||||||||||||||||||||||||||||||||||||||||||||||||||||||||||||||||||||||||||||||||||||||||||||||||||
2023年04月24日至2024年05月23日,余姚市农业农村局、余姚市市场监管局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开展抽检,共收到食品检测报告566份,不合格10批次;市场快检299批次,全部合格。监管部门对抽检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已立案,并将严格依法依规处理。5月抽检结果具体如下: 在种植养殖环节,蔬菜44批次、水果45批次、猪尿124批次、牛尿36批次,共计249批次,全部合格。 在生产环节,蔬菜制品、酒类、粮食加工、肉制品等10类共104批次,全部合格。 在流通环节,豆制品及方便食品、糕点、罐头、食用农产品、糖果制品等6类共124批次,7批次不合格。3批次小台芒(芒果)为吡唑醚菌酯项目不合格;1批次香蕉噻虫胺和噻虫嗪项目不合格;1批次的小米椒噻虫胺项目不合格;1批次的荷兰豆为烯酰吗啉项目不合格;1批次的荷兰豆为多菌灵项目不合格。 在餐饮环节,粮食加工品、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调味品、蔬菜制品、肉制品、粮食加工品、豆制品等10类食品89批次,3批次不合格。其中1批次线椒为倍硫磷不合格;1批次生姜为毒死蜱项目不合格;1批次豇豆为甲基异柳磷项目不合格。 在市场快检中,抽检水产品、熟食制品、酱腌菜类、蔬菜、其他类食品共299批次,全部合格。 关于部分不合格项目的说明 安全指标说明: 噻虫胺属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内吸性、触杀和胃毒作用,对蚜虫、斑潜蝇等有较好防效。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胺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水果中噻虫胺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吡唑醚菌酯是新型广谱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对作物病害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目前已用于100多种作物上。对所有真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吡唑醚菌酯在芒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芒果中吡唑醚菌酯超标可能果农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未降解至标准限量以下。 噻虫嗪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的杀虫剂。能被迅速吸收到植物体内,并在木质部向顶传导。防治蚜虫、粉虱、蓟马、稻飞虱、稻褐蝽、粉蚧、蛴螬、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跳甲、金针虫、步行虫、潜叶虫和一些鳞翅目害虫。可用于茎叶和土壤处理的主要农作物有芸薹属作物、叶菜类和果菜类、马铃薯、水稻、棉花、落叶果树、咖啡、柑橘、烟草和大豆;种子处理主要用于玉米、高粱、谷物、甜菜、油料油菜、棉花、豌豆、蚕豆、向日葵、水稻和马铃薯。也可用于动物和公共卫生,防治蝇类(如家蝇、厕蝇和果蝇)。大鼠急性经口 LD50 为 1563mg/kg,急性毒性分级为低毒级。烟碱类杀虫剂。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心跳过速等。食用食品一般不会导致噻虫嗪的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嗪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噻虫嗪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烯酰吗啉具有良好保护性能和抗芽孢形成的内吸性杀菌剂。只有Z 型异构体有活性,但由于在光照下两种异构体间可以迅速相互转变,所以实际应用中 Z型并不比 E 型具有优势。对卵菌纲真菌具有杀灭作用,特别是霜霉科和疫霉属(但对腐霉属无效),用于葡萄、马铃薯、番茄和其他作物。大鼠急性经口 LD50 为 3900 (E,Z-)mg/kg,>5000 (Z-)mg/kg,4472 (E-)mg/kg,急性毒性分级为微毒。经口毒性低,无明显中毒症状,且尚未见中毒报道。烯酰吗啉超标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甲基异柳磷属高毒性的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是高毒、高效、广谱的内吸性杀虫杀螨剂。甲基异柳磷急性毒性经口试验大鼠 LD50 为 56.1mg/kg,急性毒性分级为中等毒,中毒机制为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中毒可出现多汗、流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无力、视物模糊、肌肉震颤、瞳孔缩小,甚至抽搐、昏迷、呼吸困难、呼吸麻痹。相关研究未见致突变作用、生殖毒性和致畸作用。甲基异柳磷在自然环境中容易流失也能迅速降解,半衰期短,不蓄积。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急性中毒,在生产和适用的过程中要加强职业防护。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甲基异柳磷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甲基异柳磷超标的原因可能是未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相关规定,施药后,为达到快速上市追求利益最大化,提前将产品收获上市。 附件: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一览表 余姚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6月11日 附件: 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一览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