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19643283/2024-80542 | 内容分类: | 提案议案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24-06-1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责任处室: | 余姚市四明山旅游度假区管理中心 |
关于余姚市人大十八届三次会议第194号建议的答复 | |
鲍迪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四明山区古道建设的建议》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古道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人们的智慧和勤劳,是对外沟通、通商贸易、文化交流的载体和桥梁;古道是文化的传承者,通过古村、古庙、摩崖石刻,连接过去和现在;古道是经济的推动者,在交通不甚发达的过去,古道是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即使在交通便利的现在,有些古道依旧是百姓出行的选择之一;如今古道是驴友的好去处,徒步在青山绿水,不仅强身健体,还能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韵味。作为区域发展历史的一部分,优化古道建设意义重大。 一、古道建设的现状 四明山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区域内古村、古树、古桥相得映彰。四明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英勇抗战的壮烈,有题诗寄情的洒脱。几百年来,山区百姓生产生活、文人墨客游历山水的脚步织就出一张张古道交通网络。尤其梨洲街道山区古道较多,且保存较好,区域内古村环绕道、风景环库道、登山竹博道等各具特色,燕窝古道、茭湖古道、叶郎山古道等名声在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四明山区域部分古道日渐破 败,其历史价值的保护和开发日益显现,但目前古道的开发建设依旧存在一些难点:一是破坏荒废严重。在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古道及其沿线古迹和周边环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保存现状不容乐观。二是建设效益不高。古道的开发建设更多的是对历史的保护和传承,对区域经济效益的提升不够明显,由于多数古道已不再成为交通道路,对古道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视程度均不高。三是专项投入不足。目前,在古道的保护、文化的挖掘方面的专项资金较少,开发建设的进度较慢。 二、当前工作 当前,古道建设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块内容。 (一)千里登山步道 古道作为登山步道的一部分,是千里登山步道项目建设的内容之一,该项目以“市级总体规划、乡镇区域统筹”为原则,通过规划先行、典型引路、全面推开等路径,费用由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资金保障,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果。目前,总体规划已于2021年由市文广局完成编制。作为典型发行实施的梁弄镇、鹿亭乡内部大环线已于2022年完成项目建设,并被列入该年度市级民生实事工程。2023年,根据余区域办〔2023〕5号文件内容,大岚镇、四明山镇、梨洲街道、陆埠镇、河姆渡镇、大隐镇开始根据总体规划,全面建设区域内登山步道建设,针对标识不统一的问题,全域标识系统打造项目同步实施。截至4月,各乡镇(街道)步道建设招投标已全部完成,部分乡镇已进场实施,全域标识系统按环浙步道要求,已完成数据采集。同时,市文广局2024年度投资20万元,重点对燕窝古道进行标识指示进行提升。 (二)浙东(四明山)唐诗之路 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自2020年开始,市四明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启动谋划浙东(四明山)唐诗之路建设。一是茭湖古道示范段。2021年,总投资143万元,项目内容主要包括茭湖古道沿线景观提升,新建北云亭、云壑亭、凤泉池等文化节点,新增诗词石刻等。二是晓云古道环线。2023年,总投资400万元,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以晓云村为中心,构筑晓云-龙溪-晓云-高山-高岩步道精品环线,开展沿路景观质量提升,主要项目内容为人物雕塑、祠堂牌楼、广场景廊、精品景亭等。三是大岚、四明山精华段。目前,总投资350万元的大岚、四明山精华段项目已完成四明山镇唐田黄金古道提升项目,大岚华盖山精品线已完成项目招标,准备入场。 三、下步计划 一是做好摸底建档。对四明山区域古道资源历史遗存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古道和沿线文化遗产的分布、保存状况,建立完成档案和信息平台,夯实数据基础。二是挖掘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古道的人文、历史和旅游价值,梳理古道历史文脉和建筑标识,把古道文化纳入相关旅游线路。三是建立开发机制。坚持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古道整体保护、修复、开发,结合乡村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古道建设工作。四是加强宣传推广。运用各种媒体平台,发布古道精美图片、短视频等内容,让更多人了解古道魅力。策划举办古道徒步、古道文化讲座、古道摄影大赛等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古道韵味。 分管领导:周达 联 系 人:陈洲 联系电话:13805807806 余姚市四明山旅游度假区管理中心 2024年5月27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