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30150828/2024-61264 | 内容分类: | 规划总结 |
主题分类: | 水利 | 发布日期: | 2024-03-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责任处室: | 余姚市水利局 |
余姚市水利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 |
2023年,市水利局按照“锚定五年、谋准三年、扎实干好每一年”的思路,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局。 一、2023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有效发挥投资支撑作用。 一是两大流域性骨干工程完工投用。陶家路江整治工程于6月15日提前实现全线通水,其中三期Ⅴ标段于10月13日完成合同工程验收,标志工程全线完工投入运行,较原计划提前3个月。另,姚江上游余姚西分工程-瑶街弄调控枢纽工程于6月28日顺利通过完工验收,投入正式运行,这也意味着余姚将进一步提升流域防洪调度调控水平,新增姚江分洪出路,减轻洪水期对姚江中下游流域的压力。二是加快重点工程开工建设。通过抽调精干力量、调配各方资源,成立15个重点工程项目部,掀起新一轮重点工程建设高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1.北排二通道—青山港、奖嘉隆江等整治工程批复概算投资32.82亿元,东线于主汛期前具备设计过流能力,且基本完成七大专项攻克任务,待土地报批后可全线开工。2.陶家路江排涝枢纽及供水工程概算总投资约9.43亿元,计划明年主汛期前完成通水,年底前基本完成所有主体工程建设。3.海塘安澜综合提升工程(陶家路江以东段)概算总投资约6.2亿元,目前已完成用海用地报批。4.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姚江河姆渡区域生态提升综合工程,估算总投资5.09亿元,三七市、陆埠堤防整治工程完工。5.下姚江堤防整治工程先行段已于8月底开工建设,确保2024年全面开工建设。三是面上水利项目建设。小型水库方面:投资350万元完成对丈亭镇姚岙水库、四明山镇四明山水库进行除险加固;计划投资1200万元对15座小型水库进行配套能力提升,目前配套设施正在安装,预计年底前完成。山塘整治方面:计划投资1740万元对全市各乡镇街道9座山塘进行全面整治,目前,泮山岙、马岙(宁波任务)已完成进度的90%,炮大岙、靠天畈已完工,其它山塘整治项目处于招标阶段,年底前将陆续开工。小流域治理方面:计划投资1810万元对全市各乡镇街道6条小流域进行全面治理,截止目前,梁弄东溪支流已开工,其它小流域治理项目处于招标阶段,年底前将陆续开工。水毁修复项目(中央水利救灾资金):投资1520万完成对鹿亭乡、大隐镇这2个乡镇的溪道进行水毁修复。 (二)坚决打赢除险保安攻坚战,高质量完成护航任务。一是积极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通过全面部署、加强监测、科学调度等手段,做好第5号台风“杜苏芮”、第6号台风“卡努”和第11号台风“海葵”的防御工作。今年汛期共发出传真电报13份,调度通知单14份,电话叫应叫醒的乡镇(街道)和重要村落的责任人310人次。再者,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由水利局牵头,主动与市应急局、市住建局、舜建集团等部门对接进行电话和会议会商,对全市大中小型供水水库统筹兼顾,做到全市水量平衡。二是大力推动山洪灾害综合防治。1.强化落实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全市小流域山洪灾害重点村落涉及的13个乡镇(街道),53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均落实相应的防汛责任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员和转移责任人,全面实现“责任到村、预警到人”。2.复核小流域山洪风险清单。经两轮复核2023年我市小流域山洪灾害重点防范村落数量为97个,涉及高风险区126个,低风险区103个,受影响人员更新至1272人。3.加强新型监测预警设施建设维护。开展声光电预警设备三期建设,新建32套、升级改造33套声光电预警设备,实现新型预警设施全覆盖。三是全面抓实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生产检查、汛前防汛安全大检查、在建水利工程“迎亚运、保安全、促质量”专项检查等九项安全专项检查活动。8月份钢结构安全事故后,市水利局针对全市16个面上在建水利工程项目开展了一次全覆盖的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确保杭州亚运会期间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大力推进水利安全生产六项机制体系建设。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工作,实行备案和挂牌督办制度,及时将排查情况并录入水利部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实现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四是科学开展生态补水工作。根据市五水办要求和下游河道水质情况,4座大中型水库对下游适时进行生态补水,改善河道水体水质。 (三)持续推进“美丽+”建设,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一是建设好“美丽+”项目。美丽山塘创建方面:目前已完成坟龙、泥桥头等9座山塘的创建工作。美丽河湖建设方面:通过对河湖两岸进行局部护岸维修及绿化提升、增设警示标志等,均已全部完成西江、湖塘江、临海大浦、侯青江及陶家路江5条美丽河湖(其中省级2条、市级3条)的市级验收。美丽河湖片区建设方面:共计投资1580万元,完成对小曹娥片及大岚片的市级验收。黄家埠片、临山片、泗门片、鹿亭乡片、陆埠片和马渚片6个美丽河湖片区招标准备中。二是开展好生态工程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方面:梁弄镇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一期,总投资600万,目前项目已完工。通过项目实施可治理溪流总长度3.633km,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共0.66km2。晓鹿大溪高山、高岩等村段生态溪道治理工程总投资500万,计划11月完成工程验收工作。拥有碧水专项工程方面:开展丈亭镇丈亭镇应王排涝河、龙山浦、旦山河、赵家浦水系沟通工程;阳明街道南庄小河水环境整治工程(丰南村);临山镇七塘横江临山镇段支流梅兰江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等16个工程项目,共排3314万元,预计明年下半年完成。水美乡镇和亲水节点方面:目前已完成大岚镇、马渚镇、黄家埠镇及鹿亭乡4个乡镇的水美乡镇验收。今年计划完成彩虹桥节点等7个城乡亲水节点验收工作,目前已完成3个验收,年前完成剩余节点验收。三是落实好水政执法工作。抓好水库违建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河湖“清四乱”和长江经济带环保相关工作。强化日常巡查,按照立行立改的原则,切实做到应该尽改、立行立改,实现问题动态清零。据统计,2023年以来,水政监察员共巡查河道长度10047公里,巡查水域面积2923平方公里,出动执法人员5229人次。截至目前,处理各类河道涉水案件47起,移交综合执法局4件,恢复水域面积461平米,清理障碍物8处,地笼2146个,网簖网箱38个,沉船1只。此外,为确保亚运会期间河道干净整洁,会同河区水利管理中心,对全市河道进行现场检查排查,共检查30人次,检查河道850条,发现问题11个,整改问题11个。 (四)聚焦办好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农村水利建设。一是开展农村规模化供水“应通尽通”项目。在“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7.27亿元,实施管网延伸等五大工程。目前管网延伸工程,兰江街道、丈亭镇已完成形象进度的70%,梁弄镇已完成总形象进度的10%;大岚水厂及丁塘坑水库新建工程,已列入四明山区域EOD项目,目前完成立项前期准备工作;22个村级水站管网更新工程、10个水源保障提升工程已基本完工;50座村级水站制水工艺提升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到年底可完成。二是进一步深化排涝泵站建设与管理。开展姚江沿线排涝泵站远程控制系统建设,形成市级泵站科学有序调控体系,利用现有小型泵站水利设施为抓手,完成姚江沿线泵站自动化改造,实现从手动到远程,打造可靠调控系统;构建数字化管控平台搭建完成水利局监测中心、乡镇分控中心,实现远程控制排涝泵站单点启停、集中启停、统一运行调度的标准化管理;实时监管姚江沿线各排涝泵站运行情况,动态记录各分中心响应上级调令后的操作全过程,实现从无痕到有迹,复盘优化调度方案,为姚江沿线排涝泵站统一管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继续实施凤山街道永丰村翁家、阳明街道方桥村万庄桥和梨洲街道黄箭山村浦口等3处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总投资720万元。目前翁家、万庄桥和浦口等3处泵站改造项目全部完工,相公潭江泵站改造工程预计年底开工建设。三是进一步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今年以来,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余姚市水利局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拧紧农业“水龙头”》入选宁波水利简报和余姚政务专报并获沃勇特市长批示;《余姚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拧紧灌溉水龙头 农水工程综合效益有效提升》入选浙江政务信息专报。提升改造泵站机埠、堰坝水闸86座,其中32座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通过提升泵站机埠、堰坝水闸的软硬件设施等方式,于7月底提前完成所有更新升级任务,超额完成了37座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余姚5座农业灌溉泵站机埠、1个灌片、2个农民用水主体、3个示范村等11个典型案例全部成功入选宁波市级优秀典型案例名单。2023年下达精准补贴、节水奖励及更新升级专项补助资金约488万元。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营造廉洁廉明环境。一是抓党员学习教育,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围绕“学懂弄通做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开展好青年干部“明德守法、完善自我”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教育,把学习和遵守党章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处分违纪党员批准权限和程序规定》,组织观看浙江省纪委和宁波市纪委制作的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片,开展党员干部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遵纪守规上做表率。二是抓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党的组织建设。结合组织生活掌上清平台,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认真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结合主题教育,开展书记上党课、“五个一”系列行动活动。同时,响应省厅、市纪委和市委宣传部号召,实施“清廉水利”建设方案,开展“四明红廉·姚江清韵”微视频作品拍摄,以重点工程为试点,以临时支部为核心,探索“党建进工地,廉政在一线”。三是抓党建工作载体,推进党员队伍建设。抓好支部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2023年以来,撤销了一个基层党支部,新增梁辉向家弄水库联通工程施工标、余姚市海塘安澜综合提升工程项目和余姚市陶家路江排涝枢纽及供水工程项目3个临时党支部。调整1个基层党总支书记,补选局机关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各2名,新发展党员4名。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参与“传递文明·全民在行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持续不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余姚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践行“八八战略”,谋准谋实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新载体新抓手;坚定不移践行“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以团结奋斗、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战斗姿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余姚篇章。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先导区建设机遇,“织”密余姚水网。一是聚力打通北排“高速水路”。北排二通道方面,计划在完成土地报批的前提下,实现北排二通道—青山港、奖嘉隆江等整治工程全面、全线开工,其中试验段、应急段、青山港北段明年基本完工,青山港南段完成工程量的70%,青山港中段完成工程量的50%(不计考古发掘影响);陶家路江出海口泵站工程计划于明年主汛期前完成通水验收;泗门泵站(二期)工程计划于明年年底前完成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北排一通道方面,临海大浦南延工程计划完成可研及初步设计审批、土地报批等前期工作。二是高效整治姚江干流堤防。姚江堤防方面,下姚江堤防整治工程先行段计划完成工程量的30%,整体段计划在完成土地报批的情况下于明年开工建设。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姚江河姆渡区域生态提升综合工程河姆渡段堤防(季家浦至河姆渡遗址段)计划在完成土地报批前提下全面开工建设,丈亭段、陆埠段、三七市段堤防计划明年全部完工。干流堤防方面,计划完成上姚江清淤工程、和山浦泵站改造工程,并开工建设上姚江(兰江、马渚)堤防整治工程、西江堤防整治工程、牟山湖整治工程,慈江、新桥江、新横江等骨干河道堤防加高加固等其余12个项目根据配套资金情况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三是着重提升水库防洪能力。西岙水库方面,计划于明年3月完成移民实物调查大纲,8月完成规划选址用地预审,10月完成可研报告批复,于2025年开工建设。四明湖水库方面,总干渠及下游河道整治工程计划于今年年底开工建设,明年年底前完成总工程量的74%。四是全面强化沿海御潮水平。海塘安澜综合提升工程(陶家路江以东段)在一期于今年年底基本完工的前提下,计划明年全力推进二期工程建设,并于年底前完成工程量的85%。 (二)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一是建设浙东水网数字孪生试点。计划新建水位17个,接入水位7个,新建流量7个,接入流量4个,新建水质7个,新建视频15个,接入视频95个,新建运行状态13个,接入运行状态3个,接入安全监测1个。力争2024年完成全部试点工作建设。二是建设水网规划建设试点。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多源供给、调配自如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加快与其他水库连通工程前期工作,水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基本形成“一源一备”,实现城乡同质化饮水。针对余姚流域内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年内和年际分布亦甚不均匀、北缺南丰的水资源分布特点,通过浙东引水通道、水库连通通道、水厂连通等工程,确保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城市经济循环的生命线。三是建设数字孪生水利工程。为加快消除防洪排涝突出薄弱环节,改善河湖生态环境,重点完成四明湖、陆埠、梁辉等大中型水库以及重要闸泵的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浙东引水通道、水库联网通道等数字孪生水网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的数字孪生与工程建设同步实施,已有水利的数字孪生建设逐步推进。全市水网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化的水网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初步建立,现代化水网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三)依托人文与山水资源,“绘”就幸福河湖。计划以“一轴引领、三片并进、十带辐射、百珠闪耀、全域幸福”为总体布局,以母亲河姚江和市级河道慈江形成的“Y”字型幸福河湖引航轴为引领,积极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一是打好“美丽”基础。坚持高标准推进美丽河湖和美丽河湖片区建设,计划完成四塘横江、东江、慈江等3条美丽河湖,以及泗门片、黄家埠片、临山片、鹿亭片、陆埠片、马渚片等6个美丽河湖片区创建。通过与“大运河诗路文化带”“姚江文化带”等水文化建设串联,与下姚江堤防整治工程、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河姆渡区域生态提升综合工程等水工程建设融合,多层次提升河岸“人文”色彩。二是抓好“亲水”建设。坚持“水域+空间”,拓展优化滨水空间,提升人水相亲体验。计划完成李家塔绿道、石潭村景观、中村村步道、晓云村步道、新桥浦、上街村鱼鳞坝、洋溪河公园、串水岩水库下游溪道等8个亲水节点,融入“15分钟亲水圈”概念,结合美丽城镇、和美乡村等建设,多维度增强河岸“幸福”元素。三是用好“两山”理念。在“两山”转化路径上积极实践探索,实现以水生态促水产业。计划完成鹿亭西片、梁弄西片、鹿亭乡白鹿大溪岙底至马家坪等3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水土保持面积达到1256平方公里以上,水土保持率达到92.1%以上。同时,强化饮用水源地管护、河湖“清四乱”、河道长效保洁等工作举措,助力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牟山湖旅游度假区、浙东红村·横坎头景区等重要旅游节点建设,充分结合农业、文化、体育、旅游发展,多业态促进河岸共同富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