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今日余姚
文明实践集市,集出群众幸福感
发布日期: 2024- 02- 26 08: 41 浏览次数: 字体:[ ] 信息来源: 余姚日报

2月24日,元宵佳节。当天上午,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我在实践中心过佳节”文明实践集市活动,志愿者与市民朋友一起猜灯谜、赏年画、煮汤圆,还提供了健康医疗、家电维修、公益理发等便民志愿服务。

2022年以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文明实践资源,开设了“文明实践集市”,以每月15日、30日两天集中设摊和不定期提供流动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将暖心志愿服务精准便捷高效地送至群众身边,融入群众生活。

“集”困难群众之所需。群众需求是志愿服务的方向,集市以需求与问题为导向,联合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和各村(社),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微心愿征集等途径,全面了解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实现志愿服务项目与困难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采取“固定摊位”和“流动摊位”相结合方式,开展义诊、义剪、义修等暖心服务1000余场次,满足1300余位高龄老人、残疾人、低保人员等特殊群体需求,打通文明实践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集”志愿者之所能。文明实践的主要力量是广大志愿者,集市统筹志愿者资源,以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下辖的八大联盟,以及臻爱公益、大城小爱、小卷毛公益、天天志愿、小强公益等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等优质志愿服务资源为主体,集结形成了浙江好人韩丹凤、宁波最美志愿者杨亚芹为代表的200余位具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志愿者资源服务库,推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医疗健身等8类22项志愿服务内容,培育出“童馨乐园”“阿拉马医生”“沈师傅修理铺”“眼盲心善”“老残友记”“天天理发”“爱心冰箱”等优秀志愿服务品牌。

“集”文明新风之养成。坚持将集市作为展现志愿者所能、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有效载体,鼓励引导群众从服务对象转变为志愿服务主力军,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随手志愿的社会风尚。健全志愿服务褒奖激励机制,评选“我最喜爱的服务摊位”“我最喜爱的志愿者”,并将志愿积分纳入市“道德银行”道德积分,让志愿者在道德信贷、道德出行、道德医疗等方面享受更多“道德礼遇”。去年以来,全市累计有6400余人注册成为志愿者并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87万场次,全年志愿服务信用时长超70万小时,参与志愿者超20.3万余人次。“有时间做志愿者”已成为姚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