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建议及办法 | 地名地址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库之一,数字门牌(二维码门牌)作为地名地址的“二代身份证”,利用标识编码及解析技术对企业、工厂、商铺、商业体等市场主体的地址编码标识进行了全新数字化赋能升级。数字门牌将成为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在国家实施“数据要素X”战略行动计划中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主、次城区围绕社区商街的道路门牌升级为数字门牌,建立针对企业/商业体的数字门牌类型,打造基于数字门牌的政府端、商企端、住户端的三位一体助企服务融合新生态。
助企场景一:商企“一店一码”,数字分享消费新业态。商家通过绑定门牌将其作为一个数字门户,面向社会公众展示自己的经营资质、企业形象及商品展示,可生成企业名片发布分享,助力提升商企的传播力和消费流量。
助企场景二:居民“一户一码”,立得“十五分钟商圈”。在居民家门口的数字门牌设立“十五分钟商圈”栏目,上架周边企业/商业体绑定门牌的商家信息,居民通过扫自家门口的二维码即可获取周边一公里范围的商家商品信息及打折优惠券,可下单店取或接受到家服务,形成快捷的优享服务闭环。
助企场景三:企业办事服务“一码通办”。在企业/商业体数字门牌应用的办事页面,数字门牌连通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构建企业办事服务专区,接入开业登记、环评、科技创新、浙里金融、企业安全、市监违法快处等便捷的办事服务途径,真正实现“一码通办”,让商户少跑路、数据多跑路。
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4重点工作首要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为进一步助力余姚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共同富裕的核心价值,建议:市民政局会同乡镇(街道)做好数据核查、门牌置换等工作,争取把服务分阶段覆盖全市,同时联合电信运营商(联通、电信、移动)、农商银行等国企开展“优惠到街铺、实惠进社区”的系列活动,吸引更多部门和企业将基于二维码应用的多场景与数字门牌紧密结合,初步构想有:
一、爱心卡惠老服务:选择一批经销名优特新产品商家进行授权,将全市范围享受政府慈善救助对象人员的补贴转化为消费券,被救助对象仅需通过居住的地址上门牌绑定领券,线上让家属或志愿者帮助下单购买,线下也可拿消费券去授权商家核销,实现精准、便捷、优质的惠老服务。
二、工富会享:面向全市职工、企业、商户等,提供了惠享入会、惠享建会、惠享服务、惠享推广等四大功能模块。通过为职工谋取商家福利和提供各种工会保障服务,数字门牌可实现签约商户端收受优惠核销,积分兑换等。
三、企业务工福利:基于经信企业码,开展“留舜过大年”的活动,提供超市消费券、免费流量、免费旅游、交通补贴、就业补贴等福利。数字门牌对接企业码,企业职工通过扫码登录,领取各类福利优惠,到指定商家进行核销。
通过这些可感受、有温度的应用融合实现场景化的“多码合一”,真正将数字门牌打造成多维度、多业态、多应用的数字基座,铸造一张具有共富内涵的新招牌,共创共建共享开放融合新生态。 |